2.典故:《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注引《江表传》3.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4.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勤奋好学
4. 吕蒙的事迹后来被人们传为佳话,手不释卷这个成语也因此而来,形容人们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
手不释卷的意思:形容读书或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松开书,用来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手不释卷的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原本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总是以军队事务繁忙为由推脱,但孙权以自己的例子和前人的事迹来劝说他,如汉光武帝和曹操即使在行军打仗的...
【解释】: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成语故事】: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
手不释卷的文学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手不释卷”常常被用来形容主人公或作者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对书籍的痴迷、对诗词的钻研,展现了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的典型特征,他们不断涉猎经典,不断创作,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