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盗书的歇后语是什么

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蒋干盗书的歇后语是什么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解析:
蒋干盗书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三国演义》。
名称:蒋干盗书
拼音:jiǎng gàn dào shū
解释: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事例:~的故事不能忘。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11、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2020-09-25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原出于小说《三国演义》;意思一般来说是盗有所得,但因蒋干盗书中了离间计反而有重大损失(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甚至比偷鸡不成蚀把米还重,因此说上了大当。2017-04-10
名称:蒋干盗书
拼音:jiǎng
gàn
dào
shū
解释: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事例:~的故事不能忘。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蒋干盗书
(成语典故)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2019-08-19
当然是曹操的责任大了。首先他是统帅只有他才有权利决定二位都督的生死。其次曹操的地位和当时的形式决定了他多疑的性格,所以说蒋干一道书,他就信了。最后是用人不明,派遣蒋干这样的庸才去周瑜处打探军情,这是自找的。所以说曹操的责任是最大的2017-04-10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2017-04-10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2020-07-12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03:33: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蒋干盗书歇后语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歇后语,既富有故事性,又寓意深刻。

  •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蒋干盗书”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

  •  翡希信息咨询 蒋干盗书歇后语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这个歇后语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具体含义如下:含义:用来比喻中了别人的反间计,或者因为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背景故事: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的谋士蒋干自告奋勇去东吴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让蒋干盗得假冒的降书,导致曹操错杀了自己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从而上...

  •  翡希信息咨询 三国演义有哪些歇后语 《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大全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蒋干盗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聪明反被聪明误。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抢李逵:黑吃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庞统做知县:大材小用。

  • 【答案】: 答案:蒋干盗书———弄巧成拙。典故:《三国演义》第45回记述:曹操与周瑜三江口,战后,操求破瑜之计,而其帐下谋士蒋干自求到瑜营劝其来降。结果被周瑜用反间计伪造曹营赖以水战的主将‘蔡瑁、张允二水督欲献操首于瑜的假信,被蒋干偷回献操,操斩蔡,张。待操省悟为时已晚。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