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戏晏子—自取其辱 【成语】自取其辱 【发音】 zì qǔ qí rǔ 【成语释义】 取:招致、惹来 【解释】 取:招来、导致 自己做了过分的事情而招致(惹来)侮辱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自作自受。”【注释】 ①道同”导”,开导、劝。【...
还有一则关于晏子的歇后语是“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个故事讲述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晏子曾经用橘子和枳来比喻不同地区的人。他指出,同样的橘子种到淮北就成了味道苦涩的枳。这不仅体现了晏子的智慧,还反映了他对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影响的深刻理解。晏子的故事和歇后语不仅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风范,还蕴含...
《晏子使楚》里楚王的歇后语:丁香叶子捆着黄连,一味比一味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偷鸡不成——蚀把米 背上鼓挨捶-自作自受 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手掌心放烙铁- 自作自受竹篮打水---一场空
楚王戏晏子——自取其辱 晏婴(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
楚王戏晏子——自取其辱。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除此之外还有:1、冬天摇蒲扇——不知春秋 2、老鹰捉小鸡——一个忧愁一个喜;又准又稳 3、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叫化子看戏——穷作乐 5、吃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