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么久不见,你的脾气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2、对于这件事,他虽然表面上不说话,但我认为他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3、球队连输了三场,再碰上上届冠军队,只能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4、我经常帮助他,他还经常说我坏话,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5、...
1. 歇后语“哑巴吃饺子”通常用来形容心中有数却不便明说或不愿明说的情形。2. 歇后语“膀子折断了往袖里塞——干吃哑巴亏”意指有些亏只能自己承受,无法对外人言说。3. “打烂门牙咽肚里——干吃哑巴亏”表达了即使遭受了挫折或尴尬,也只能默默忍受。4. “吃了哑巴亏——逗哑巴挨口水”意味着在...
哑巴吃饺子歇后语下一句是心里有数。解析: 歇后语结构: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起引子作用;后一部分像谜底,起后衬作用。 意思解释:在这个歇后语中,“哑巴吃饺子”是前半部分,作为引子,它描述了一个哑巴在吃饺子时无法说话的情景;而“心里有数”则是后...
哑巴吃饺子意味着心里明白,虽然嘴上不说。哑巴吃饺子是一个常用的歇后语,它比喻了一个情境:哑巴吃饺子时,虽然无法通过言语表达吃了多少个饺子,但内心却清楚地知道。这个比喻常用来形容某人在看到或听到某些事情时,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却非常明白、了解。它强调了一个人内心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即使...
1. 哑巴吃饺子的歇后语是“心里有数”。2. 心里有数:哑巴吃饺子,虽然嘴上说不出来吃了多少个,但心里清楚。3. 比喻嘴上不说,但心里很清楚。4. 现在常用作形容人有底气,或了解情况,能很好地把握事态的发展。5. 心里有数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由医圣张仲景首创。6. 当时的饺子是与药用,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