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典故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辛弃疾对家乡的思念,更可以看到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不甘。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成为了一首极具情感深度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水龙吟 》运用了三个典故,具体如下:1、张翰弃官归乡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以吴钩自喻,表达了空有一身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的感慨。“鲈鱼堪脍”三句,引用了西晋张翰的典故,张翰在洛阳做官,秋风起时思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辞官归乡。后来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求田问舍”三句,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东汉末年,...
第三个典故:恒温的典故,(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个典故是正用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好用典故是辛词的显性风格.在其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他在词作的下片一连用了三个典故:张翰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许汜求田问舍为刘备不齿、桓温流年易逝之叹.对这三个典故,论者多孤立论之或干脆揉作一团取其大意.我则以为,其内在的“情感流”值得细细琢磨.第一个典故——“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