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太公钓鱼”的典故

在水边钓鱼的姜子牙七十岁时,巧遇在渭水河边出猎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谈,谈得非常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为太公。姬昌曾问姜子牙:“怎么样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
成语“太公钓鱼”的典故
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烂杀百姓。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走,隐居在渭水之滨。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如渴,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钓鱼”。一般人用弯钩钓鱼,弯钩上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诱骗鱼儿上钩。可是姜子牙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边高举钓竿,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愿意的就上钩吧!”

在水边钓鱼的姜子牙七十岁时,巧遇在渭水河边出猎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谈,谈得非常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

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为太公。姬昌曾问姜子牙:“怎么样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这叫做上溢而下漏。”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周朝。

“太公钓鱼”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2022-05-26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8:47: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头条 太公钓鱼成语故事_成语“太公钓鱼”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随后,姜子牙辅助文王和武王,成功推翻了暴政的商纣王,建立了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国运最长的朝代之一。成语“太公钓鱼”便源自姜子牙的故事,寓意有才能的人不需要刻意追求,自然会有人来求贤若渴。

  •  翡希信息咨询 历史典故的成语

    历史典故的成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含义: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典故:商朝末年,姜子牙为了引起姬昌的注意,在渭水河边用直钩无饵的方式钓鱼,并自言自语吸引鱼儿上钩。人们嘲笑他,但他坚持如此,最终姬昌得知后,亲自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平易近人 含义:原指政治上的通俗简易,后...

  • 1、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2、今多比喻心甘情愿的落入别人的谋划。类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3、典故:姜太公又称姜尚...

  •  翡希信息咨询 有关钓鱼的成语典故有哪些呢

    有关钓鱼的成语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指天射鱼:典故内容: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方法错误,一定落空。以蚓投鱼:典故内容: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缘木求鱼:典故内容: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稳坐鱼船:典故内容:比喻不管发生什...

  •  得书文化 太公钓鱼成语故事_成语“太公钓鱼”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两人交谈非常契合,姜子牙了解西伯侯是个明君,决心为他效力,辅佐他兴邦立国,而西伯侯也知道姜子牙确有才能,就尊封他为太公。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和武王,灭了商纣,建立中国历史上国运最长的周朝。“太公钓鱼”这句成语便是源于此,也作“姜太公钓鱼”。比喻有意愿的人,自己就会上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