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走麦城典故

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关羽败亡麦城。这场战役成为历史上的败走麦城典故。
败走麦城典故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蜀将关羽在荆州失守,退守麦城,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遗址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形如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
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未能及时反应,后被曹仁擒杀。
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援曹仁,同时命徐晃进驻宛城。8月,山洪暴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趁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坚守樊城。
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企图发动政变。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命徐晃救曹仁,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抽走荆州部分守军。
闰十月,吕蒙至寻阳,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
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关羽败亡麦城。这场战役成为历史上的败走麦城典故。
扩展资料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走麦城”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里。为东周时楚国重要城邑,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县治所在地。清同治《当阳县志》记载:“麦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沮漳二水这间,传楚昭王所筑。三国时,关羽为孙权所袭,西走麦城即此”。
2024-08-2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10 15:36: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四川翡希 败走麦城是什么意思:败走麦城的成语典故

    “败走麦城”是指东汉末年蜀将关羽在失守荆州后退守麦城,最终被吴将截获,不幸身亡的历史事件。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人在困境中挣扎,显示了成功者也有失意之时。以下是关于“败走麦城”的成语典故的详细解释:一、历史事件背景 时间:东汉建安二十四年。人物:关羽,蜀汉大将;吴将。地点:麦城,一座位...

  • 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关羽败亡麦城。这场战役成为历史上的败走麦城典故。

  •  武汉誉祥科技 走麦城典故介绍

    走麦城典故,源于三国时期蜀将关羽的悲剧故事。关羽,英勇善战,忠义无双,却因错估形势,最终在败走麦城时被吴将截获,于临沮被斩杀。走麦城,形容的是一种失利的局面,比喻在军事或事业上遭遇重大挫折,陷入不利的境地。关羽的“走麦城”,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成为了后世形容失败或困境的经典...

  •  铁血知识局 败走麦城出自哪里

    “败走麦城”也叫“夜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志》,讲述的是三国时蜀将关羽在麦城被吴将吕蒙击败后的狼狈境遇。公元219年,蜀兵在荆州失利,关羽带部队退至襄阳,却遭到魏兵和东吴吕蒙部队的两面夹击。关羽的部队损兵折将,军心开始涣散。为等待成都的援军,当年十一月,关羽带领残军占领麦城,企图以...

  •  湖北倍领科技 败走麦城典故

    而吕蒙进入江陵后,释放了被关羽俘获关押的于禁,又派人抚慰蜀军将士和家属。这些举措,使蜀军军心涣散,斗志瓦解,许多将士半路而逃。关羽恨得咬牙切齿,大叫:“我生不能杀吕蒙,死了也要杀了他!”孙权的军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而关羽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麦城。孙权率兵赶到,派诸葛瑾多次劝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