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典故和意思是什么?

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2、韦编三绝成语意思 1.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2.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的典故和意思是什么?
1、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2、韦编三绝成语意思
1.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2023-05-07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01:46: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韦编三绝的意思: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韦编:用熟牛皮编织成绳把竹简串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典故:“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而且非常喜欢阅读《易经》。为了钻研《易经》的意义,孔子一遍又一遍翻阅,反反复复学习,一直到把意思弄懂为止,最终...

  •  新生活互联 韦编三绝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1. 成语含义:成语“韦编三绝”用来形容人们读书非常勤奋和刻苦,以至于用来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断裂了多次。2. 典故背景: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故事。孔子年轻时非常热爱学习,尤其对《易经》情有独钟。3. 孔子学习《易经》:孔子为了深入理解《易经》的内容,反复阅读,多次翻阅,导致编联竹简...

  •  上海贡苒网络 韦编三绝的典故和意思是什么?

    2、成语“韦编三绝”后来用来形容阅读勤奋,次数之多以至于连串联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3、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其中记载了孔子阅读《周易》的刻苦情形,用“韦编三绝”来形容他不懈的学习精神。

  •  宜美生活妙招 韦编三绝 是什么样的一个典故

    韦编三绝是关于孔子勤奋读书的典故。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韦”的含义:“韦”指的是熟牛皮。在古代,人们常用熟牛皮将竹木简条穿连起来,以此制作成书册。典故内容:孔子在阅读这些书册时,勤奋至极,以至于书籍中用来连接竹简的韦皮都被他翻阅到断了三次之多。这反映了孔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刻苦...

  •  翡希信息咨询 韦编三绝韦编三绝说的是谁的故事

    来源:韦编三绝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含义:它指的是孔子勤读《易》书,多次翻阅导致编缀竹简的牛皮带子磨断的故事。背景: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的竹简,这些竹简需要用牢固的绳子或带子编连起来才能阅读。《易》作为一部重要的经典,是由许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相当沉重。过...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