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通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强调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认为人能够发挥规则的作用,而不是被规则所束缚。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尊重个体的价值,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子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出处:春秋 孔子 《论语·卫灵公》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意思是: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而不是用道来使人的才能扩大。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在这一章节中还有其他著名的文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味着:人如果没...
弘道与弘人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弘道不是为了弘人,而是为了人。道不会主动弘人,因为道的本质是超越个体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弘道,最终是为了人的群体,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有条理、合乎“我”的社会,而非通过个别人或特殊的人实现这一目标。人需要理解和坚守群体,从...
1、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意思是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发扬光大。”2、含义: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句话阐述了人与道、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