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四面楚歌”是关于哪场战役的典故?

成语“四面楚歌”是关于哪场战役的典故?1.官渡之战 2.楚汉战争 正确答案:楚汉战争 四面楚歌是楚汉战争最后结束时的境况,《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成语“四面楚歌”是关于哪场战役的典故?
成语“四面楚歌”是关于哪场战役的典故?

1.官渡之战

2.楚汉战争

正确答案:楚汉战争

四面楚歌是楚汉战争最后结束时的境况,《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2022-12-15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21:32: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垓下之战的成语典故主要有四面楚歌和十面埋伏。1、四面楚歌:在垓下之战时,韩信命令士兵唱楚歌,歌声传到楚军大营,让楚军士兵想念故乡,无心再战,最终项羽被迫逃到乌江并自杀而亡。这个典故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四面楚歌的由来是: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

  •  海南加宸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与“楚歌之计”意境相近的成语是“山穷水尽”。这个成语源自宋朝陆游的《游山西村》,意为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一个人或事物已经走到了绝境,没有出路。它传达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助感。而与“楚歌之计”截然相反的是“左右逢源”。这个成语出自先秦孟轲的《孟子-离娄下》,原意是到处遇到充足...

  • 成语“四面楚歌”是关于哪场战役的典故?1.官渡之战 2.楚汉战争 正确答案:楚汉战争 四面楚歌是楚汉战争最后结束时的境况,《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校易搜全知道 四面楚歌是谁的计谋?到底是韩信还是张良?

    四面楚歌,中国经典的成语故事,是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描写了刘邦和项羽的垓下之战中,刘邦利用四面楚歌的攻心战术打击了项羽心中仅存的信念,最终导致项羽拔剑自...

  •  唔哩头条 四面楚歌、初出茅庐、入木三分、煮豆燃箕等成语说的是哪些历史人物?

    1. 四面楚歌:描述了项羽在垓下之战中的困境,被敌人包围,犹如置身于楚国的歌声之中,形容孤立无援,陷入绝境。2. 初出茅庐:用来形容诸葛亮初次施展才华,比喻初次显露才能或刚参加工作就表现出非凡的能力。3. 入木三分:出自王羲之的书法,形容他的字迹笔力遒劲,深刻入木,后来用以比喻见解、议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