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勤学名言警句和典故

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
古代勤学名言警句和典故
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2、高凤流麦

 

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突然,天降暴雨。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3、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2020-10-29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3.囊萤映雪

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

4.悬梁刺股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5.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6.韦编三绝

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7.下帷读书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8.三余读书

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9.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10.高凤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2020-10-29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02:32: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

  •  武汉誉祥科技 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

    2. 映月读书与囊萤映雪: 这些典故描绘了在艰苦环境中,如月光下和雪地里的读书身影,象征着对知识的无尽渴望和不懈追求。3. 悬梁刺股与牛角挂书: 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古人发愤图强、勤学不辍的卓越品质,他们的故事成为后世勤奋学习的榜样。4. 下帷读书与三余读书: 这是专注与时间管理的典范,...

  • 名言: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2.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一个老者看出了他的傲气,拜访苏轼,结果苏轼出了丑,后来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之后,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文豪。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4....

  •  caoyx28 求“勤学” “宽容”的名言警句 和佚事 各两则

    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

  • 四川翡希 古人勤学的名言警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人勤学的名言警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所说,表达了勤奋学习、虚心求教的态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强调了勤奋是通往知识高峰的唯一道路,学习则是无边无际的海洋,需要苦心经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所言,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不要...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