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酒徒的典故讲的是个怎样的故事

刘邦见郦食其非同一般之人,便召见了他。两人边喝酒边攀谈,谈得挺投机。后来,郦食其设计攻克了陈留,为刘邦的军队解决了粮草供应,被刘邦封为广野君。郦食其又将其弟郦商荐归刘邦,被刘邦封为将军。楚汉战争中,郦食其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乘机袭击了齐国。齐王以为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烹死...
高阳酒徒的典故讲的是个怎样的故事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秦末汉初时,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有一个叫郦食其的人。他家境贫穷,又没有职业,只好在乡里做了里监门(相当于地保)。当刘邦率军路过陈留的时候,郦食其碰见了一位老乡,是刘邦手下的一个骑兵。他让这个人向刘邦推荐自己,说可以帮助刘邦成就大事业。这个小兵真的向刘邦推荐郦食其,刘邦就让郦食其到驿舍里去见面。
  这天,郦食其来了。门卫进去通报说,郦食其来了,刘邦问:是个什么样的人?门卫回答:看他的举止打扮,像个儒生。刘邦历来对读书人有一种偏见,曾经往读书人的帽子里尿过尿。这次听说郦食其是个儒生,便说:我正忙着天下大事,没有时间见读书人。门卫把刘邦的话传给了郦食其。郦食其十分生气,瞪着大眼按着宝剑说:“你再告诉刘邦,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
  刘邦见郦食其非同一般之人,便召见了他。两人边喝酒边攀谈,谈得挺投机。后来,郦食其设计攻克了陈留,为刘邦的军队解决了粮草供应,被刘邦封为广野君。郦食其又将其弟郦商荐归刘邦,被刘邦封为将军。楚汉战争中,郦食其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乘机袭击了齐国。齐王以为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烹死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将“高阳酒徒”引为成语,指好饮酒而狂放不羁的人。2017-01-0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23:36: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高阳酒徒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传奇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个饮酒好汉高阳,他以喝酒为乐,醉生梦死的生活态度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典故。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名叫高阳的年轻人,他生性豪爽,好酒贪杯,常常沉湎于酒色之中。高阳从小就酷爱美酒,酒量超群,无论酒席上还是酒楼间,只要有美酒佳肴,他必定留连其中...

  • 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讲述了秦末时期一位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的乡人——郦食其的故事。当时,沛公刘邦率军经过陈留,郦食其闻讯前往军门求见。刘邦初次见到他,因其外表和举止如同大儒,便派使者婉言谢绝,表示自己正忙于处理天下大事,无暇顾及儒者。然而,郦食其并未因...

  •  翡希信息咨询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高凤流麦与高阳酒徒

    高阳酒徒: 背景:陈留高阳的郦食其,以“酒徒”自居。 典故:郦食其以“高阳酒徒”的身份,傲然拒绝了沛公的初次谢绝,最终得以相见,并展现了非凡的胆识与狂放。 寓意:后世用“高阳酒徒”来形容不拘小节、豪放不羁之人。罗隐的诗句“高阳酒徒半雕落”和辛弃疾的“更高阳入谒”等,都赋予了这一典故...

  •  惠企百科 高阳酒徒的典故

    刘邦非常厌恶儒生,听说郦食其是个儒生,就说:“你就说我正忙着天下大事,没有工夫会见读书人。”卫兵把刘邦说的话传给了郦食其。郦食其听了非常生气,瞪圆了眼睛,把剑拔了出来向着卫兵吼叫:“回去!你就说高阳酒徒前来求见。”卫兵慌忙进去再报刘邦。刘邦听后连忙出来接见郦食其,两人一边喝酒一...

  •  蓝韵生活馆 高阳酒徒是什么意思

    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讲述了汉初人物郦食其的故事。郦食其本是高阳(今河南杞县)的一个普通酒徒,以好饮酒、善言谈而闻名。他后来通过自己的才学和胆识,成功地游说韩信归顺刘邦,最终在楚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他出身低微且行为放纵,常常被后人称为“高阳酒徒”。“...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