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山流水,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3、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4、典故: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
“高山流水”这一典故最早记载于《列子·汤问》。故事讲述的是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每当伯牙弹琴,他的心中所想,钟子期总能准确领会。伯牙心中想象高山,钟子期便赞道:“好啊!宛如巍峨的泰山!”当他想象流水时,钟子期又赞道:“好啊!宛如浩瀚的江河!”伯牙的每一个意念,钟子期都能从他...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成语高山流水出自于哪个典故,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春秋时...
“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出自伯牙绝弦的典故。以下是关于该成语及典故的详细解释:一、成语来源 “高山流水”这一成语直接来源于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琴师,他在一次弹琴时,樵夫钟子期竟能准确领会琴声中所描绘的“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的意境。两人因此成为知音。钟子期死后...
《伯牙绝弦》中,成语 (高山流水)出自这个故事。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知音难觅)。战国列御寇的《伯牙绝弦》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