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7、阮咸 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时人并称为“大小阮”。他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二、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1、嵇康,中散大夫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他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2、阮籍,步兵校尉 嵇康,字嗣宗,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他...
竹林七贤典故:这七位名士因常聚于山阳城北的竹林之下,纵歌畅饮,谈论诗文,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不仅在文学、
竹林七贤的典故嵇康,中散大夫嵇康,字叔夜,三国时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他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阮籍,步兵校尉嵇康,字嗣宗,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
竹林七贤的典故 魏晋之际,崇尚清谈,人们把清谈家称为名士。当时,最著名的人物有嵇康、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刘伶等七人。这七人结成好友,常在山阴的竹林子里喝酒吟诗、高谈阔论,因此时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在“竹林七贤”中,名气最大的是嵇康和阮籍。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