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
《将进酒》中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意思是: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一、原文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二、译文 陈王曹...
三国诗人曹植在《名都篇》中描写洛阳饮宴时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曹植被称为才高八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尽管身怀利器,抱负不凡,却在政治上受到来自亲哥哥魏武帝曹丕的打击,郁郁不得志。“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
李白在《将进酒》中提出陈王曹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化用典故,增强诗意:李白在《将进酒》中化用了曹植《名都篇》中的“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以此来增强诗歌的韵味和意境,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以陈王为榜样,彰显自信:李白一向自命不凡,他心目中树立的榜样是谢安之类的高级人物。而在这...
在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中,他巧妙地融入了“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一典故,借此描绘了一幅曹植昔日的豪饮场景。曹植,作为被封为“陈王”的人物,尽管曾享受过贵族的生活,但他的命运起伏不定,最终在不受父亲宠爱的境遇中度过时光。在封地“陈”时,曹植常常在平乐观设宴,畅饮美酒,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