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如新 倾盖如故 那个典故谁知道?

王奢、樊於期并非对齐、秦陌生而对燕、魏有久远的关系,他们离开前两个国家,为后两个国君效死,是因为行为与志向相合,他们无限地仰慕义气。因此苏秦不被天下各国信任,却为燕国守信而亡;白圭为中山国作战连失六城,到了魏国却能为魏攻取中山国。为什么?确实是因为有了君臣间的相知啊。苏秦做燕相...
白发如新 倾盖如故 那个典故谁知道?
  白发如新:意思是虽是白头之交,却并不知己,形容交情不深。
  成语来源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为贵宾接待。

  倾盖如故:【名称】:倾盖如故
  【发音】:qīng gài rú gù
  【释疑】: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倾盖,原意为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后指初次相逢或订交。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示例】:两个也可谓‘倾盖如故’的极了。★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朋友。2011-02-22
典故出自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原文节选: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译文:
俗话说:“有相处到老还是陌生的,也有停车交谈一见如故的。”为什么?关键在于理解和不理解啊。所以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用自己的头交给荆轲来帮助太子丹的事业;王奢离开齐国投奔魏国,亲上城楼自杀来退齐军以保存魏国。
王奢、樊於期并非对齐、秦陌生而对燕、魏有久远的关系,他们离开前两个国家,为后两个国君效死,是因为行为与志向相合,他们无限地仰慕义气。因此苏秦不被天下各国信任,却为燕国守信而亡;白圭为中山国作战连失六城,到了魏国却能为魏攻取中山国。
为什么?确实是因为有了君臣间的相知啊。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燕王按着剑把发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白圭攻取中山国后很显贵,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为什么?两个君主两个臣子,互相敞开心扉、肝胆相照,岂能被不实之辞所改变呢!

扩展资料:
它的近义词:
一见如故【yī jiàn rú gù】
释义: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
典故:隋朝末年,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
反义词:
形同陌路【xíngtóngmòlù】
释义;原来很熟悉的朋友或是刻骨铭心的爱的人,再次在街上碰见,却像是陌生的路人一样。
【出处】:《秋思》(汪兴仁):“秋雁南飞有时归,落花飘零终入土。 却叹世事比人情,形同陌路因何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狱中上梁王书
2019-04-29
典故出自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原文节选: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__;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译文:
俗话说:“有相处到老还是陌生的,也有停车交谈一见如故的。”为什么?关键在于理解和不理解啊。所以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用自己的头交给荆轲来帮助太子丹的事业;王奢离开齐国投奔魏国,亲上城楼自杀来退齐军以保存魏国。
王奢、樊於期并非对齐、秦陌生而对燕、魏有久远的关系,他们离开前两个国家,为后两个国君效死,是因为行为与志向相合,他们无限地仰慕义气。因此苏秦不被天下各国信任,却为燕国守信而亡;白圭为中山国作战连失六城,到了魏国却能为魏攻取中山国。
为什么?确实是因为有了君臣间的相知啊。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燕王按着剑把发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白圭攻取中山国后很显贵,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为什么?两个君主两个臣子,互相敞开心扉、肝胆相照,岂能被不实之辞所改变呢!
/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d3cefc7e45fbfbedab641b1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d3cefc7e45fbfbedab641b1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d3cefc7e45fbfbedab641b16"/>
扩展资料:
它的近义词:
一见如故【yījiànrúgù】
释义: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
典故:隋朝末年,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
反义词:
形同陌路【xíngtóngmòlù】
释义;原来很熟悉的朋友或是刻骨铭心的爱的人,再次在街上碰见,却像是陌生的路人一样。
【出处】:《秋思》(汪兴仁):“秋雁南飞有时归,落花飘零终入土。却叹世事比人情,形同陌路因何故。”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7%8B%B1%E4%B8%AD%E4%B8%8A%E6%A2%81%E7%8E%8B%E4%B9%A6"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狱中上梁王书">百度百科-狱中上梁王书
2023-01-06

2020-12-23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6:46: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