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典故

1、悬梁刺股 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从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读到皓月东升,中间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这样就无法打瞌睡,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凭着这股劲,孙敬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战国时苏秦出身寒微,常常被人瞧不起,但他读书非常勤奋,如果...
读书的典故
1、悬梁刺股
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从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读到皓月东升,中间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这样就无法打瞌睡,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凭着这股劲,孙敬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

战国时苏秦出身寒微,常常被人瞧不起,但他读书非常勤奋,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一把锥子来刺击大腿,血一直流到脚踝。尖锐的疼痛又提醒他继续用力。就这样,苏秦终于学成满腹经纶,挂六国相印,主持合纵抗秦的大计。
2、焚膏继晷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自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膏油,指点灯的油)以继晷(晷:读guǐ,日影,比喻时光),恒兀兀(恒兀兀:勤学不止的样子)以穷年。”

他读书学习时,经常是口中不断地吟诵着《六经》,手中不停地翻阅着各种典籍,从点起油灯一直学到天亮,就这样夜以继日,一年又一年。以后,“焚膏继晷”就成了形容勤奋学习的典故。
3、勤能补拙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他天资并不聪明,记忆力也不好。但勤能补拙,他就在“勤”字上下功夫。例如:一本书,别人只需看一、二遍,就可以记住它的内容,但郑板桥不行。于是,他就多读几遍,一些经典的书籍,他还会读上百遍,直到融会贯通,彻底弄懂才肯罢休。

他不仅勤于读书,还勤于思考和勤于练习。他常常眼望天空,一动不动地发呆,别人跟他说话,他的回答也常常是答非所问,或前言不对后语,其实他是在专注地思考问题。正由于他勤奋努力,终于成为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
2022-10-1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14 01:22: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校企律说法 求有关于读书的典故要详细的

    1、凿壁借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2、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

  •  宜美生活妙招 求有关于读书的典故要详细的

    1. 凿壁借光 典故内容:匡衡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著名学者,他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由于家中没有蜡烛照明,他注意到邻家有灯烛,但光亮无法照进他家。于是,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就这样,匡衡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

  •  宜美生活妙招 古人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古人读书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典故:1. 凿壁偷光 故事概述:匡衡是西汉时期的大学问家,他勤奋好学但家境贫寒,家中没有蜡烛照明。为了读书,他注意到邻家有蜡烛,但光亮无法照到他家。于是,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引来邻家的光亮,借此照明读书。他的勤奋和毅力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代学问...

  •  宜美生活妙招 勤奋读书的五个典故

    典故内容:杨时和游酢为拜见程颐,在门外等候多时,直至雪深一尺。寓意:虽然更多强调尊敬老师、虔诚求教,但也体现了为求学而坚持不懈的精神。注意:虽然“立雪程门”主要强调的是尊敬老师,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古人对求知的渴望和勤奋学习的态度。在列举勤奋读书的典故时,这一故事也常被提及。

  •  宜美生活妙招 读书的典故有哪些

    读书的典故有以下几个较为著名的:悬梁刺股:形容勤奋读书到极致,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来保持清醒和专注。故事中,学子悬挂屋梁上的绳索以保持清醒,同时用锥子刺大腿以提醒自己。囊萤映雪:形容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读书。故事中,人物收集萤火虫照亮书本,或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表现出不受环境限制的学习决心。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