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典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母爱的典故
游子吟

孟郊

慈母 手 中 线,

游子 身 上 衣。

临行 密 密 缝,

意恐 迟 迟 归。

谁言 寸 草 心,

报得 三 春 晖。

[注释]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

[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2006-12-13
孟母三迁2006-12-24
球球词典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8-28 13:56: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沐慕溪mmx 母爱的历史典故3个

    关于母爱的历史典故3个如下:一、孔母 孔子约三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被迫离开孔家搬回曲阜故里,生活十分清苦,孔母靠教授5个孩子勉强度日。孔子不到6岁就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小孔丘还不到10岁,已经学会全部发蒙功课。孔母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

  •  成大文化17 有关母爱的古代故事

    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陆』 有关母爱的历史典故 孟母择邻,岳母刺字 画荻教子 北宋时期,有位杰出的文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版出色,在文学和史学权上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母亲郑氏带着他到随州,跟随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

  •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 欧母画荻教子,孟母三迁,岳母刺字。2.关于母亲的典故 欧母画荻教子:欧母是北宋欧阳修之母,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

  •  深空见闻 羊羔跪乳典故

    在古代智慧的结晶《增广贤文》中,流传着一个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羊羔跪乳”。这个故事讲述了母羊对小羊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小羊对母爱的深深感激。很久以前,一位母羊产下了一只小羊羔,母爱如山。羊妈妈无论白天黑夜,都紧紧地守护着小羊,用体温温暖它,确保它安全入睡。当小羊遇到危险时,羊妈妈会...

  •  武汉誉祥科技 关于我国历史母爱的典故

    在中国古代,母爱的故事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孟母三迁”的故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小时候顽皮好动,他的母亲深感忧虑,为了孟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煞费苦心。她首先将家安置在墓地旁,希望孟子能学会尊敬生命。然而,孟子却模仿起坟墓前的祭祀行为,孟母见状,决定搬家。她带着孟子...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