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典故

一、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 信陵君无疑是战国四大公子中最杰出的一位,他排在第一位也是毫无争议、当之无愧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是四大公子故事中最闪耀的一个,这个故事流传千年,信陵君此次急人之困,千里赴义,以及前面礼贤下士的铺垫,都让这个故事有了足够的传奇性。这个故事因为流传广...
战国四公子典故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7-06 11:59: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战国四公子历史典故

    战国四公子的历史典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信陵君魏无忌:仁德礼遇士人:信陵君以谦逊的态度对待贤能与不贤能的人,因此吸引了众多士人的追随。阻止亲秦伐韩:秦昭王十七年,齐楚联合攻魏,信陵君通过纵横捭阖,成功阻止魏安嫠王亲秦伐韩。窃符救赵: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围困邯郸,赵国请求救援。信陵君...

  •  阿暄生活 战国四公子历史典故

    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一、信陵君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因此多归公子。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

  •  唔哩生活 战国四君子及其典故

    1、鸡鸣狗盗:一次,孟尝君带领众多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担任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说秦昭王,认为留下孟尝君对秦国不利,因为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效力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

  •  湖北倍领科技 战国四公子历史典故

    平原君赵胜,赵国诸公子中最贤能,喜宾客,门下士人众多。然而,他虽名义上喜宾客,实则徒有虚名。信陵君在邯郸时,平原君嘲笑其结交博徒,导致门下士人纷纷离去。平原君虽为赵相,却才具平庸,最终在秦攻赵时,因不明智决策,导致长平之祸、邯郸之围。然而,他一生无大难,死后子孙得以延续。

  •  百度网友b354899 战国四君子及其典故

    1、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首。魏国第六个国君魏安釐王魏豹的异母弟。由他汇集手下门客思想言论编纂成《魏公子兵法》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魏国自梁惠王魏罃时的马陵惨败后,国势衰落,江河日下,而西邻秦国经商鞅变法、张仪略地,在列国中突起,有兼并六国之势,没...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