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话题讨论。解读诗词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诗词典故,请参与诗词典故话题讨论。
诗词典故话题已于 2025-09-11 14:27:08 更新
古代诗词中的十个文化典故(五):秦晋之好 含义:指两姓联姻,形容关系和睦、亲上加亲。来源:春秋时,秦国和晋国通过联姻来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后来人们就用“秦晋之好”来比喻两姓之间的联姻。如《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中提到:“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琴瑟和鸣 含义:比喻夫妻...
典故含义: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诗词引用: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梦蝶 典故含义: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
典故来源:该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战国时期,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援。平原君打算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门客一同前往,但只选出了十九人,这时门客毛遂主动向平原君推荐自己,请求一同前往。平原君问毛遂在自己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认为,如果毛遂有才...
红叶题诗的典故源于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卷十。故事讲述了中书舍人卢渥在应举之年,偶然间在御沟边看到一片红叶,上面题有一首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渥将这片红叶收藏起来,后来宣宗皇帝放遣宫人,卢渥也恰好得到了一位被放遣的宫人。这位宫人看到卢渥收藏...
“对泣楚囚、华亭楚囚、悲歌楚囚”等指处境窘迫的人,源于楚囚的典故,与新亭对泣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表达忧国忧民、身处困境的文学意象。“新亭王导、南渡王导”等则指奋发有为之士,以王导为代表,展现了在国破家亡之际,仍能保持壮志、积极作为的精神风貌。综上所述,“新亭对泣”不仅是一个历史...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谢安折屐与鼓盆而歌谢安折屐 典源:《晋书·谢安传》记载,肥水之战时,东晋宰相谢安派遣侄子谢玄等人率兵迎敌。当谢玄等人击败敌军后,有驿站的书信送到。此时,谢安正与客人下棋,他看完书信后,便将其放在床上,脸上毫无喜色,继续下棋。客人询问他战况,他缓缓回答说:“小儿...
【投阁】 唐 ·李白:“赋达身已老,草去鬓若丝。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唐·张继:“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宋·陈师道:“识字即投阁,贵者须食肉。”【投天禄】 宋·孔平仲:“长卿著犊鼻,扬子投天禄。”【投汉阁】 唐·杜甫:“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扬雄阁】 宋·刘筠...
典故运用:濠上观鱼:皇甫冉《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诗:“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此句描绘了诗人在海边与鸟为伴,在濠上观赏游鱼的场景,体现了其追求寂静无相、淳和太初的心境。鱼游濠上:黄庭坚《李濠州挽词》:“鱼游濠上方云乐,鵩在承尘忽告...
相关典故及用法:李郭同舟:表示两人友情深厚,同游共渡。如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中的“李郭或同舟,潘夏时方驾”。李郭同船:用法与李郭同舟相似,都表示两人同游共渡。如吕渭老《水调歌头·陈性孺不相见十年》中的“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仙侣同舟:也用来形容两人友情...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出自《列子·天瑞》。该典故讲述的是一个杞国人害怕天地会崩塌,因此整日忧心忡忡,甚至因此废寝忘食。以下是对该典故的详细解析及其在古文诗词中的常见用法。一、典源与释义 典源:《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