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哪个典故话题讨论。解读出于哪个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出于哪个典故,请参与出于哪个典故话题讨论。
出于哪个典故话题已于 2025-04-21 02:11:59 更新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破天荒出自《宋官修正史全书》中的典故。以下为 一、典故出处 破天荒这一说法源于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具体出现在《宋官修正史全书》中。在这部史书中,记载了某个时期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或人物,人们用破天荒来形容这一事件的新颖性和重要性。二、典故内容 典故中的“破天荒”,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前所未有...
这是不教而诛的典故,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宪曰》。孔子有个弟子,名叫颛孙师,字子张。有一次他问先生:“怎么样才可以治理好国家的政事?”孔子说:“尊奉五种美德,除掉四种恶政,就可以治理好国家。”子张又问:“五种美德是哪五种呢?”孔子说:“不加以教育到时候就杀人(不教而杀...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一说法出自《孟子·离娄上》。具体解释如下: 出处:该句原话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直接来源于《孟子·离娄上》这一古典文献。 原意:在古代,“规”和“矩”是两种重要的绘图和测量工具,“规”用来画圆,“矩”用来画方。因此,原意是指如果没有规和矩这两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源自《孟子·离娄上》,强调了规矩和秩序的重要性。孟子,这位前372年至前289年的伟大思想家,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也是鲁国庆父的后裔。孟子不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孟子》一书,至今仍然闪耀...
环境塑造人,典故中的智慧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那就是孟母三迁,它揭示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孟子的母亲,仉氏,深知教育的力量,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她不惜三次搬家,跨越墓地、市集与屠户之区,只为避开不良影响。起初,孟子身处墓地附近,耳濡目染的是丧葬与...
圣之任者出于《孟子·万章下》中的“四圣论”典故。在该典故中,孟子列举了四种圣人,其中“伊尹,圣之任者也”。这里的“任”,指的是勇于任事,敢担当,有责任感。孟子认为伊尹之所以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他胜任工作上,即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1、圣之任者出于《孟子·万章下》。2、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3、这是孟子的“四圣论”,列出了四种圣人。“任”,勇于任事,敢担当,有责任感。4、孟子认为,伯夷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在于他为人清廉上;伊尹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意义:这句话强调了规则和秩序在事物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没有规矩的约束和指导,事物就无法达到预期的形态和标准。在现代社会,这一观点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人们在各种活动中要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