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话题讨论。解读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知识,想了解学习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请参与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话题讨论。
形容三国演义的成语话题已于 2025-07-14 10:37:51 更新
1:百步穿杨(黄忠)2:百战百胜(曹操)3:负薪救火(诸葛亮)4:七擒七纵(孟获)5:乐不思蜀(刘禅)6:大获全胜(刘备)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8:不计其数(曹操)9:不识时务(鲁肃)10:肺腑之言(貂禅)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12:三顾茅庐(刘备)13:顿开茅塞(孙权)14:捶胸顿足(刘备)15:膏粱...
引人入胜、精彩纷呈、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大气磅礴、博大精深、妙笔生花、智慧绝伦、鉴往知来、气势恢宏、栩栩如生、精妙绝伦、叹为观止、异彩纷呈、工于心计、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众说纷纭、久合必分、久分必合、有口皆碑
2. 曲作直行 形容《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以及作者在叙述时对人物多角度的刻画。如曹操的权谋,既展示了其政治智慧,也揭露了其狡黠本性。3. 锋芒毕露 形容人物武艺高强,如赵云、关羽等名将的剑术高超,令人赞叹。成语寓意着才能或优点尽显无遗。4. 独步天下 用来赞誉诸葛亮的非凡才智和无人...
百步穿杨形容的是黄忠的箭术之高,百战百胜则凸显了曹操的军事才能。负薪救火这个成语源自诸葛亮,他为了阻止战乱而付出巨大努力。七擒七纵则讲述的是诸葛亮对孟获的策略,让他心悦诚服。乐不思蜀形容刘禅沉迷于安逸生活,忘记了国家大事。大获全胜是形容刘备的胜利,而鼎足之势则描绘了刘备、孙权和曹...
一、面面俱到——细致全面 《三国演义》所展示的世界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各种人物、各种事物穿插杂乱,没有一定的规律。然而作者却成功地做到了面面俱到,将这个庞大世界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不论是史实、战争、政治、宫廷、商贾、文化、语言等方面,作者都做到了细致全面,...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如“三顾茅庐”一词,常用来形容求贤若渴,多次专程拜访。刘备与诸葛亮的深厚情谊,也使“如鱼得水”这一成语流传至今,形容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与推崇。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鞠躬尽瘁”之语,后世将其视为许多志士的经典名言,...
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如嚼鸡肋,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得陇望蜀,乐不思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坚壁清野,七步之才,才占八斗,...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
一面之词是指在争执中,争执的一方所说的话。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应当保持公正,全面考虑所有相关方的观点,而不仅仅听从某一方的片面之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只差最后一个关键因素。在三国时期,周瑜准备火烧曹军,但需要东风才能成功,后来...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