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文化常识话题讨论。解读典故文化常识知识,想了解学习典故文化常识,请参与典故文化常识话题讨论。
典故文化常识话题已于 2025-08-23 09:45:54 更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神话故事更是其中的璀璨瑰宝,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天马行空的想象,更展示出他们勤劳勇敢的品质。“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愚公移山”……18 个脍炙人口的神话典故,一起领略神话的魅力吧!
《蜀道难》古代文化常识积累:古蜀国传说: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位国王,其历史难以考证。据西汉扬雄《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有名蚕丛、柏灌、鱼凫等,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地理名词:秦塞:指秦地,因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位于长安以西...
烂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见童子下棋唱歌,归时斧柄已烂,发现已过百年,原识之人皆已亡故。后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成为书信的代称。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巴歌: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辞,常和...
建议做完在对,不然你学到东西永远不是自己的,看你这个练习应该是要考试复习用的,要用心去记。9、高山流水 10、《左传·昭公十五年》 含义:忘本,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1、毛遂自荐 12、《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 13、《荀子·劝学》,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14、《...
“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 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 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
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含义和涵盖内容上:含义不同:文学常识:广义上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以及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典故、故事等,也包含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它更侧重于文学作品及其相关知识。文化常识:则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
【正确】本题考查了文化常识。北宋大学问家杨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北宋理学家,开创洛学)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23...
同时,“退避三舍”的典故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象征着诚信和守信的精神。总结:长勺之战和城濮之战都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重要战役,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和才能,还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战役的故事和典故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源。在公考中...
古代诗歌的文化常识很多,这里只说我们常遇到的比较普遍的“意象”和“典故”。1、古代诗歌的基本意象 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一首出色的诗词,必有境界,“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只有意与境的和谐,才可谓有境界,这里的意,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