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耻成语故事话题讨论。解读恬不知耻成语故事知识,想了解学习恬不知耻成语故事,请参与恬不知耻成语故事话题讨论。
恬不知耻成语故事话题已于 2025-08-23 18:59:10 更新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为神宗时宰相,主持变法(列宁曾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崔公度有口吃病,不健谈,但头脑异常清醒聪明...
公度的这种行为尽管被众人耻笑,但他本人却恬不知耻,一心只想在官场上获得权势和认可。他的故事揭示了当时某些人为了仕途而采取的不择手段的手段,尽管在道德上备受质疑,但在权力斗争中,这种无耻的行为有时也能取得一时的成功。
有一个关于“恬不知耻”的成语故事,讲的是崔公度,一个口吃但聪明过人的读书人。他虽然出身布衣,没有权势背景,却因善于巴结权贵而得以在朝中立足。他经常不分昼夜地谄媚权贵,甚至在厕所中也不例外。一次,他尾随权贵王安石,假装帮王安石擦衣带,以此博取好感。尽管旁人对此行为嗤之以鼻,崔公度却毫...
成语来源:恬不知耻出自宋·钱时的《两汉笔记》。成语含义:指某人做了坏事或不当行为后,不仅不感到愧疚或羞耻,反而满不在乎,甚至可能以此为荣或继续其不当行为。成语故事:以崔公度为例,他虽布衣出身,但头脑聪明,深得王安石等名士的赏识。然而,他为了顺附谄媚王安石,经常不分昼夜地请安,甚至在...
恬不知耻的意思是: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译文】:倪芳喝酒后,一定有狂怪,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近义词】:寡廉鲜耻、恬不知愧、厚颜无耻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成语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使用示例 “打这个~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了台上的胡博士。(...
10.恬不知耻 解析:恬:满不在乎,坦然。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例句:他做出那些丑事后,竟然还恬不知耻地到处张扬。 11.荒诞不经 解析:少有的,不合常理。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引申为对不可理解的荒唐话的主观描述。 例句: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些内容几乎都是荒诞不经的。 12.心照不...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四十六、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四十七、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