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和成语话题讨论。解读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和成语知识,想了解学习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和成语,请参与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和成语话题讨论。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和成语话题已于 2025-08-24 07:19:44 更新
“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邺水朱华”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意谓可以和谢灵运相比。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世说新语》:晋明帝小时候坐在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
“乘风破浪”这一成语的来源。 17、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晋书•谢安传》: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比如有芝兰玉树,人们都会希望它生于自己的庭院中。” 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后来就称谢玄为谢家宝树。 见《烈女传•母仪篇》。据说...
“腾蛟起凤”形容王勃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犹如蛟龙出水,凤凰展翅,生动描绘了作者的文学成就。“飞阁流丹”则描述了滕王阁建筑的壮观,阁楼飞檐翘角,红漆流淌,色彩斑斓,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桂殿兰宫”形容滕王阁的建筑装饰精美,如同宫殿中的桂花和兰花,芬芳宜人,令人赏心悦目。“钟鸣鼎食”则...
《滕王阁序》中的23个典故1、“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
孟母三迁是有名的典故孟子,其实小的时候非常顽皮淘气。为教育他学好,其母亲花费了很多心思。据说其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第一次他家住在坟墓附近,孟子小时候专门学埋死人,哭死人,孟母觉得这不是我的孩子所住的地方,就搬到城里去了,谁知这是一个农贸市场附近,孟子又和小伙伴玩起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
1.典故理解 (1)豫章故郡(见注释)。(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3)控蛮荆(见注释)。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典故理解:(1)钟鸣鼎食之家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彩彻区明 彻:普照 (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滕王阁序...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14.【穷且益坚...
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一介书生,旧时读书人自称。投笔从戎,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盛筵难再,盛大的筵席...
滕王阁序中的成语及句子:1、白首之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高朋满座: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3、躬逢其盛:童子何知,躬逢胜饯。4、好景不常:胜地不常,盛筵难再。5、萍水相逢: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6、腾蛟起凤:腾蛟起凤,孟...
睢园绿竹:梁孝王的梁园。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彭泽之樽:彭泽令是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