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坊典故话题讨论。解读永丰坊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永丰坊典故,请参与永丰坊典故话题讨论。
永丰坊典故话题已于 2025-04-24 06:10:55 更新
永丰柳,典故名,典出《本事诗·事感》。唐时洛阳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居易因赋《杨柳枝词》云: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后传入乐府,遍流京师。唐宣宗闻之,下诏取其两枝植于禁苑中。后因以永丰柳泛指园柳。亦省作“ 永丰...
杨柳枝词:唐教坊(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曲名。这首诗大约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 844)左右。树:指柳树。永丰:永丰坊,在唐东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城东南处,当时作者在此闲居,家有庭园。尽日:整天。属阿谁。即属谁,属何人. 这是一首以柳喻人的诗,据说是为舞伎小蛮写的。白居易曾有“杨柳小蛮腰”之句,以柳...
末两句则用唐朝白居易《杨柳枝词》的典故。白居易的原诗是:“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永丰坊为唐朝东都洛阳的坊里名,白居易曾寓居洛阳。又据孟启《本事诗》:“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即高迈...
关于这首诗,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永丰坊为唐代东都洛阳坊里名。白居易于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直至会昌六年卒;卢贞会昌...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唱是词,上问谁词,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之。遂因东使,命取永丰柳两枝,植于禁中。白感上知其名,且好尚风雅,又为诗一章,其末句云:“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枝。”李章武学识好古,有名于时。太和末,敕僧尼试经若干纸,...
永丰坊里多垂线, 曾许承恩向禁墀。 附注: 以上四首写柳的诗作于湖南。秋瑾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柳树和春天的赞颂,而且托物寄志,对于一些虚度光阴只知吟柳自赏的人的不满。这四首诗中运用了很多典故,从侧面说明了秋瑾不但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而且也是一位饱学之士。 秋日独坐 小坐临窗把卷哦, 湘帘不卷静垂波。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这是一首咏物词,佳人像极了这随风飘荡的垂柳。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苏轼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
若过洛阳风景地,合情重问永丰坊。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稀。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叔,梁园回首素心违。桃根桃叶镇相怜,眺尽平芜欲化烟。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王孙忆往年。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枝相映夕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