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游的典故20字话题讨论。解读关于陆游的典故20字知识,想了解学习关于陆游的典故20字,请参与关于陆游的典故20字话题讨论。
关于陆游的典故20字话题已于 2025-08-28 15:01:20 更新
又是一年秋色,陆游忆起往昔:‘一抛蓑笠雪溪舟,八载梁州复益州’。八年间,他漂泊于梁州与益州之间,经历了繁华的梦与现实的落寞。初时,海棠花娇艳盛开,仿佛预示着美好;然而转瞬之间,却已是梧桐叶落,秋风萧瑟。时光流转,朝堂上的陆游已不再年轻,每日早朝的身影也已不再常见。他开始向往归隐...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
陆游《诉衷情》中的典故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觅封侯 典故来源:这一典故源自东汉时期的班超。班超原本是一位文书小吏,但他心怀大志,毅然投笔从戎,远赴西域,通过立功异域,最终得以封侯。寓意:陆游在词中运用这一典故,主要是表达自己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和收拾旧河山的壮志。他渴望像班超一样,通...
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婉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
二、“单枪匹马戌梁州”的典故 “单枪匹马戌梁州”这一典故,出自陆游的诗词作品,用以形容他早年投身军旅、英勇抗金的经历。梁州,古地名,大致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一带。陆游在年轻时,曾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投身军旅,参与抗金斗争。他孤身一人,手持长枪,匹马出征,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三、...
陆游的《诉衷情》中运用了以下两个典故:觅封侯:典故来源:此典故源自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最终“以取封候”的故事。意义:陆游借此典故表达自己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收拾旧河山的壮志。他渴望像班超一样,通过实际行动为国家立下功劳,赢得荣誉。尘暗旧貂裘:典故来源:此典故引用的是苏秦功业一无所...
丹心的典故出自南宋陆游《金错刀行》。金错刀:用黄金装饰的刀;行: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陆游,字务欢,号放翁,宋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年时期由于外族侵略,过着流亡生活,所以早年就有爱国思想。陆游的父亲陆宰也是一个爱国学者,南宋偏安后,和他来往的都是有气节的爱国人士,他们每当谈到敌人...
展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尘暗旧貂裘:典故来源:此典故出自苏秦功业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的故事。寓意:陆游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暗示自己在追求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遇了挫折和困境,但仍坚守信念,不改初衷。
陆游《诉衷情》中的典故主要有两个:觅封侯:典故内容:此典故源自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故事。表达情感:陆游借此典故表达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尘暗旧貂裘:典故内容:此典故引用苏秦功业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的遭遇。表达情感:陆游借此典故抒发自己壮志...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他十二岁时就能作诗文,因荫补登仕郎。在锁厅荐送考试中,他名列第一,秦桧孙秦埙则居次。秦桧因此对主考官进行谴责。第二年,礼部考试时,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前列,秦桧明示贬黜陆游,此后他便遭到秦桧的嫉恨。秦桧死后,陆游开始赴福州宁德簿,并因推荐者被任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