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成语话题讨论。解读水浒传成语知识,想了解学习水浒传成语,请参与水浒传成语话题讨论。
水浒传成语话题已于 2025-04-23 23:23:41 更新
名著《水浒传》里的四字成语有:鞍马劳倦、不按君臣、不避水火、别出心裁、报仇雪耻。 1、鞍马劳倦 【拼音】:ān mǎ láo juàn 【解释】: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举例造句】: 他受不了旅途的鞍马劳倦而...
饥不择食 4 六根清净 5 打家劫舍 6 目瞪口呆 7 燕颔虎须 8 手忙脚乱 9 粉身碎骨 10 碎琼乱玉 仗义疏财 有眼不识泰山 命蹇时乖 风和日暖 声东击西 逼上梁山 替天行道 五体投地 义薄云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浒传里的成语如下:登山涉水、点头会意、掉头鼠窜、多言多语、顿足捶胸、淡妆轻抹、风兵草甲、放刁把滥、纷纷洋洋、民穷财匮、贩夫皂隶、翻江搅海、风门水口、扶墙摸壁、扶危济困、佛性禅心、逢凶化吉、风行雷厉、飞檐走壁、看景生情。飞针走线、过府冲州、冠屦倒施、鬼哭神惊、寡情薄意...
1、关于水浒传的成语有:逼上梁山、不识泰山、归心似箭、一马当先、两相情愿、徇私舞弊、人困马乏、改邪归正、一箭之遥、大刀阔斧、搬口弄舌、飞檐走壁等。2、逼上梁山,汉语成语,拼音是bī shàng liáng shān,意思是被逼上梁山做土匪。比喻被迫进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些事情。3、不识泰...
水浒传的成语 成语有:逼上梁山、官官相护、名正言顺等。解释:1. 逼上梁山:出自《水浒传》中林冲等人物的经历。意指因遭受官府或恶势力的压迫,被迫走上反抗之路。这个成语体现了《水浒传》中英雄人物被迫反抗的情境。2. 官官相护:在《水浒传》及其历史背景中,此成语反映了官场中的腐败和勾结...
1. 登山涉水:比喻不畏艰难,勇往直前。2. 点头会意:彼此不用说话,就能领会对方的意思。3. 掉头鼠窜: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4. 多言多语:形容说话过多,没有节制。5. 顿足捶胸:形容非常懊悔或焦急的样子。6. 淡妆轻抹:形容妆容淡雅,不事张扬。7. 风兵草甲:形容事情传得很快,好像风...
[鞍马劳倦]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鞍马劳神]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暗箭伤人]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过府冲州...
水浒传成语如下:逼上梁山、不识泰山、归心似箭、一马当先、两相情愿、徇私舞弊、人困马乏、改邪归正、一箭之遥、大刀阔斧、搬口弄舌、飞檐走壁、探头探脑、藏踪蹑迹、不怀好意、以礼相待、不知颠倒、保国安民、飞针走线、扶墙摸壁。人山人海、坐立不安、不按君臣、眼疾手快、啸聚山林、遮天...
飞檐走壁,出自《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时迁轻功了得,正是此成语的生动写照。人困马乏,出自《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形容旅途劳累。梁山好汉在长途跋涉之后,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马都很疲乏。改邪归正,出自《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解释为...
1. 忠义双全:指的是对朋友忠诚,对事情道义。这一成语在水浒传中多用来形容梁山好汉们对朋友和家人忠诚不渝,对待事情坚定不移的正义精神。2. 知己知彼:指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在水浒传中,英雄们必须了解敌人的动态和计划,以便制定战术,这个成语体现了智勇双全的智慧元素。3. 身怀六艺:形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