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典故传说50字话题讨论。解读颐和园典故传说50字知识,想了解学习颐和园典故传说50字,请参与颐和园典故传说50字话题讨论。
颐和园典故传说50字话题已于 2025-04-23 13:44:33 更新
颐和园的传说故事与乾隆皇帝和一位名叫香菱的宫女有关。传说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在一次南巡途中,偶然遇到了一位名叫香菱的宫女。香菱聪明伶俐,善解人意,乾隆皇帝对她一见钟情。他们两人相互倾心,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这段恋情却遭到了皇后的反对,皇后为了维护宫廷的规矩和尊严,坚决反对乾隆...
她下令颐和园应修成“天上人间”之景,佛香阁代表天宫,昆明湖犹如天河,而八方亭与龙王庙则是人间写照。为呼应天上景象,八方亭下昆明湖边安置了铜牛,象征牛郎,而织女亭则建于石舫旁。铜牛面向东方,头转向西北,望向织女亭。昆明湖成为分界,左侧牛郎,右侧织女,铜牛日复一日凝望织女却不得相会。某...
传说一:七孔桥头说铜牛 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 远处,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 铜牛,它昂首安卧于岸边。令游人流连忘 返,合影留念。是牛的力大无比,勤劳朴 实,温顺善良,平和自如,使游人陶醉; 另一层意思,是镀金铜牛的故事,多少年 来,吸引了千千万万游人。传说二:...
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了个人享乐,挪用建立海军的几百万两白银修了颐和园。她传下旨令: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河,当然还要有牛郎和织女。於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安置了一头铜牛,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
“排云”二字出自晋朝诗人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诗句。排云殿比喻似在云雾缭绕中的仙山琼阁正排云而出,神仙即将降临。此殿是在大报恩延寿寺遗址上修建的。慈禧修颐和园时准备把排云殿作为她的寝宫,但是在落成时,据说慈禧得了一场病,她考虑到排云殿上边就是佛香阁,佛门净土,怕靠得太近触...
1、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2、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3、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
传说中,画仙最终化作了一只美丽的仙鹤,飞入了长廊的顶端,永远守护着这个美丽的园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颐和园的“十七孔桥”。这座桥被称为“十七孔”,是因为它有十七个拱门。据说,这座桥的建造者是一位名叫“石匠”的工匠。石匠非常聪明,他用七年时间建造了这座桥,并且在桥上留下了...
颐和园的万寿山古时叫瓮山,昆明湖叫瓮山泊,这个不起眼的山和泊怎么成了后来这样著名的皇家园林了呢?传说在辽、金时代,瓮山是座光秃秃的小山,山顶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庙,庙里只有一个谁都不知有多大年纪的老和尚。后来,蒙古人强大起来了,成吉思汗带兵打到了当时的北京。开始,他驻在海淀一带...
从此,宫女们再也不愁没有故事给太后讲了。太后呢?因为年迈眼拙,看不清梁枋上的彩画,对此竟毫无察觉。据说,这就是颐和园长廊人物故事彩画最初的来历。 “长廊舞龙”:据说在慈禧登上佛香阁,向下一望,总觉得昆明湖边缺点什么,就回头问一个建园的老匠人:“这湖里、湖边没有龙?”老匠人见慈禧沉...
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