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的典故以及解说话题讨论。解读知耻而后勇的典故以及解说知识,想了解学习知耻而后勇的典故以及解说,请参与知耻而后勇的典故以及解说话题讨论。
知耻而后勇的典故以及解说话题已于 2025-04-21 02:22:44 更新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己错就最终到学习礼仪的时候了.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孟子云:知耻而后勇.指的是一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决不后退、决...
孔子"知耻而后勇"的原文: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礼记·中庸》)译文: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仁’,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明白了这三个方面,就知...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己错就最终到学习礼仪的时候了。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释义:“勇”是勇于改过的意思,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己错就最终到学习礼仪的时候了。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释义:“勇”是勇于改过的意思,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