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典故有哪些话题讨论。解读歇后语典故有哪些知识,想了解学习歇后语典故有哪些,请参与歇后语典故有哪些话题讨论。
歇后语典故有哪些话题已于 2025-08-24 21:14:58 更新
【答案】: 歇后语:孙武用兵———以一当十。历史典故:《古代名将传.孙武》记述:吴王早想伐楚。某年冬天,吴王阖庐亲自出马拜孙武为将军,伍予胥、伯嚭为副将、胞弟夫概为先锋,倾其全国兵力出师伐楚。吴楚两军隔汉水对峙,楚军兵分二路,—路在汉水南岸,堵住吴军不使渡河,—路绕道吴军后方,以...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以勇猛著称,但扔鸡毛这样的轻物则无法展现其力量,因此形容有力无处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个歇后语形容在处理问题时,时而放松,时而收紧,策略灵活。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这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
典故的歇后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1.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 解释:这个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统一江南,气势汹汹,因此有“来得凶”之说。2.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解释:张飞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以勇猛著称。鸡毛非常轻盈,即使张飞有再大的力气,也难以...
1.梁山泊的军师---“无”用
典故的歇后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曹操下江南,来得凶:形容某人或某事物来势汹汹,带有强烈的威胁性。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比喻有力气但用不上,或者形容事情难以着手,无法发挥实力。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形容在处理问题时,时而宽松时而严厉,或时而给予时而收回,以达到最佳效果。曹操吃...
【答案】: 歇后语:孟良摔葫芦———散伙。典故:《杨家将演义》第20回描写:宋真宗听信谗言,先将杨六郎发配汝州,后又下旨取其首级。其守卫在佳山寨之部下岳胜、孟良等人传闻六郎已死,愤怒至极决定散伙,便将寨中所有之物尽散平分,而且”拆毁三关之寨,是日众人拜别而散"。岳胜、孟良便反上了...
50个带有历史典故的歇后语 1、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 2、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3、霸王别姬——无可奈何 4、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5、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6、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1. 断臂的猴子--高攀不起 2. 孙猴子比翻跟斗--差着十万八千里 3. 猴儿的脸,猫几的眼--说变就变 4. 猴儿拿棒槌--胡抡 5. 猴儿爬石崖--显出你的能耐了 6. 猴学样--装相 7. 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 8. 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9.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10. 猴子...
三生石:典故:在神话传说中,三生石位于奈何桥边,能映照出每个人前世今生的模样。它象征着因果轮回和缘起缘灭,是人们对生命轮回和命运的一种想象和寄托。歇后语:奈何桥上等三年——只为看你一眼。这句歇后语借用了三生石和奈何桥的意象,表达了等待和执着的情感。三皇五帝:典故:三皇通常指伏羲氏、...
【答案】: 歇后语:姜子牙的坐骑———四不象。典故:《封神演义》第33回描写: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赐给姜子牙四不象,备其征战之用,如骑该物三山五岳,四海九州,霎时可到。所谓四不象即麋鹿,是—种哺乳动物,毛淡褐色,性温和,吃植物。雄的有角,角象鹿,尾象驴,蹄象牛,颈象驼骆。但从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