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杀母的典故话题讨论。解读历史杀母的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历史杀母的典故,请参与历史杀母的典故话题讨论。
历史杀母的典故话题已于 2025-04-21 06:31:27 更新
孟郊杀母的典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孝道和亲情为主题,其中《游子吟》等诗篇广为传诵,表达了对母爱的深厚感激和尊敬。孟郊的生活虽然贫困,仕途也不顺利,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在他五十岁时,终于得到了一个县尉的职位,生活得以安定,于是他将母亲从家乡接...
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班固在《汉书》里称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随侍的钩弋夫人犯了过错,武帝斥责钩弋,后来钩弋夫人忧死于云阳宫,就地下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褚少孙在《史记》里的补记:武帝为防患女主乱政,立子杀母。《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补注,作者非司马迁):钩弋夫人名赵氏,河间人也...
汉武帝杀母立子的典故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当时刘弗陵还小为了防止子少母壮,太后乱整的现象,为了防止勾弋夫人效仿吕后,汉武帝就杀死了勾弋夫人,这样做可以保证朝政不会落于外戚之手,这个方法被后来的北魏继承,北魏的皇太子确立之后就会立即处死其母,这个方法虽然残忍但也确保了皇权不被外戚利用 ...
有一天,阮籍听闻某人不孝,竟然杀了自己的母亲。他对此事深感震惊,发表了一番感慨:“杀父,已是禽兽的行为;杀母,则连禽兽都不如。”这一言论成为“禽兽不如”这一成语的出处,用以严厉谴责那些道德沦丧、不孝不义之人。近义词“禽兽不若”同样表达了类似的贬义,强调某人的行为之恶劣,连禽兽都...
轶事典故 杀母邀宠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母亲是富察氏,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身任正蓝旗旗主,三大贝勒。论出身、地位本来都在皇太极之上,只因其母与大贝勒代善关系暧昧,努尔哈赤不忍心将其杀害,仅以私藏财物为名把她休了。而莽古尔泰为取悦于父汗,竟残忍地把母亲杀了。这种禽兽般的行为使得莽古...
其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三国时期的魏国东平相阮籍,不仅才华横溢、思维敏捷,而且深受文帝司马昭的赏识。在治理东平郡时,阮籍实施法令清晰简洁,深受百姓的敬爱。然而,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个人竟然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对此他深感震惊与痛心。阮籍认为,杀父尚可理解,但杀母却是连禽兽都不如的行为,因为...
天命十一年(1626年),攻击喀尔喀巴林部,斩俘甚众。清太宗即位后,数次进攻明军,屡立战功。天聪六年冬(1633年1月11日),莽古尔泰逝世。后来,受人揭发,图谋犯上,追夺封爵。轶事典故 杀母邀宠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母亲是富察氏,任正蓝旗旗主,三大贝勒。论出身、地位本来都在皇太极之上,...
不是真的,孔融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历史记载他也非常爱护自己的弟弟,孔融让梨就是真实的典故
《晋书·阮籍传》:“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东平相阮籍才华出众,思维敏捷,深受文帝司马昭的喜爱。阮籍治郡,法令清晰简单,深受百姓的爱戴。一次听说一个人杀了他的母亲,他说杀父还说得过去,杀母怎么可以?杀父是禽兽的行为,杀母是连禽兽都不如。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