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女的典故话题讨论。解读婺女的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婺女的典故,请参与婺女的典故话题讨论。
婺女的典故话题已于 2025-08-28 00:43:22 更新
⑧范匡夫、孟祥斌:范匡夫任金华军分区政委期间,其清正廉政事迹在全军、全国广为宣传。孟祥斌,驻金某部中尉参谋,2007年11月30日上午,为勇救轻生女,奋然纵身跳入落差10米、深4米的冰冷婺江,轻生女得救,而他献出仅28岁的年轻生命,其事迹引起强烈反响,3万多金华人自发为他送别。
古词有‘婺女与金星争华’的典故。婺女(百度一下,典故很多):织女星北的星座。诗中引用婺女可能是用星座的光芒来赞美他妻子的。端宜配德星:你的妻子端庄贤惠,德行和你相配。配德:古时对别人妻子的尊称。元代的西厢记的凤求凰中有引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意思是希望我的德行可以与你相配,携...
天孙织锦典故是: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能够织出云锦,每年七夕晚上,人间妇女便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乞求智巧。
鸾从阙下虽辞侣,雁到江都却续行。烟月一时搜古句,山川两地植甘棠。即看龙虎西归去,便佐羲轩活万方。”作者简介:章碣,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进士。该诗句在诗中寓意深远,通过“星分婺女”的典故,寄托了诗人对苏员外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
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 “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
牛郎织女 1.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神话故事,它的流传早于七夕节的形成。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有现存文字记载的牛郎织女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地域分野最早见于汉代史籍《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
《花非花》,描写的主题是官妓。【出处】《花非花》——唐代: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译文】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5. 赏析: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
南朝梁朝时期,于绍泰二年(556)设置了缙州,陈朝天嘉三年(562)撤销缙州,东阳郡改称为金华郡,得名于“金星与婺女争华”的典故。隋朝时期,婺州的名称被改为婺州,随后在唐、宋两代,婺州经历了多次改名和行政区划的调整。元代,婺州路设立,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占后改名为宁越府,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