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典故400字话题讨论。解读汉字典故400字知识,想了解学习汉字典故400字,请参与汉字典故400字话题讨论。
汉字典故400字话题已于 2025-08-25 06:19:57 更新
一是“好”字,一女一男子合为“好”字不确切,应该念为 (奸的繁体字)字;二是“奸 ”字,三个女人在一起,怎能成“奸”字,应该念成“好”;三是“出”字,山本来就很重,却又加上一个山,应念成重字,不应念“出”;四是“重”字,它是由“千”、“里”两字组成的,出外离家千里之遥,应该念为“出”...
当时百姓赞扬说:“石碏为了国家大义而忍心杀死为非作歹的儿子,他是一个纯正的人。”这便是成语“大义灭亲”典故的由来。出自《左传·隐公四年》
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我再一次被汉语的奇妙所震撼,为它的魅力折服。成语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它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为,每个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典故,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通过这一个个的成语故事,我们不仅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可以了解中...
他苦心励志,发愤强国,创下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以卵击石的人间神话!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或许更有人类意义!这是我改的,你看行不行做任务中
《危在旦夕》1、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他年轻的时候就武艺高强,很有心计,远近闻名。当时大名士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这个年轻人,对他非常欣赏,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结交,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向他的母亲赠送了丰厚的礼物。这让太史慈的母亲非常感动。2、当时还是东汉...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杞梁,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杞梁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范杞梁,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新婚不到三天,范杞梁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象泪人似的,...
成语典故 篇1 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联文是: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轼“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
三国成语典故概述如下:一、危在旦夕 背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肆虐,孔融为防侵扰屯驻都昌,却被黄巾军管亥包围,情势危急。故事:太史慈受母亲之命,前往救助并不相识的孔融。他趁夜进入都昌城,向孔融请命去找刘备搬救兵。太史慈以道德仁义为由,说服刘备出兵相救。最终,刘备调遣精兵跟随太史慈驰救都昌...
典故内容:背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太史慈因其武艺高强和心计深远而远近闻名。北海相孔融对太史慈非常欣赏,曾多次派人看望其母亲,并赠送丰厚礼物,令太史慈的母亲深感感动。起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风起云涌。孔融为防侵扰,出兵屯驻都昌,却不料被黄巾军管亥包围,情势危急。此时,太史慈恰好由辽东...
王羲之东晋人,他创造了一种美观流利的书法字体,被人们称为“书圣”,他从七岁开始练书法.王羲之的家门口有一个水池,他每次练完书法都会在此洗毛笔.过了二十年,天天如此,他把门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之后人们便把那水池成为“墨池”了.“墨池”的典故了.读完后,我进入了深思,我们也应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