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典故简短10字话题讨论。解读苏轼的典故简短10字知识,想了解学习苏轼的典故简短10字,请参与苏轼的典故简短10字话题讨论。
苏轼的典故简短10字话题已于 2025-08-27 06:20:26 更新
一、年少轻狂后的成长 苏轼年少时,曾在自家门前贴上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这显示了他当时的自信和轻狂。然而,不久之后,一位老妪拿着一本深奥的古书前来请教,苏轼却发现自己并不认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机会批评了苏轼的狂妄。苏轼深感羞愧,于是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
关于苏轼的生平典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曾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有一老妪持深奥古书拜访,苏轼不识书中字,被老妪批评。苏轼因此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谦逊态度。反唇相讥:相传,苏东坡与王...
关于苏轼的生平典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曾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妪拿着一本深奥的古书前来请教,苏轼发现自己并不认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机会批评了苏轼的骄傲,苏轼随后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表达了自己...
1. 年少轻狂,立志向学 苏轼年少时,自视才高,曾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然而,不久后一位老妪拿着一本深奥的古籍前来请教,苏轼却发现自己并不认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机会批评了他,苏轼深感羞愧,随即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一典故展...
1、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5、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
苏轼的生平典故主要有以下三个: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曾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妪持一本深奥的古书前来拜访,苏轼却不认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机会批评了苏轼的狂妄,苏轼深感羞愧,于是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此表明自己勤奋...
1、雷州西湖: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途经雷州,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兄弟俩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留连忘返。苏城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2、程苏结怨:宋哲宗...
下面为三个著名典故:1、 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不识书中字,老妪借此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2、 反唇相讥。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
1、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