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典故简短20字话题讨论。解读苏轼的典故简短20字知识,想了解学习苏轼的典故简短20字,请参与苏轼的典故简短20字话题讨论。
苏轼的典故简短20字话题已于 2025-04-22 14:01:13 更新
下面为三个著名典故:1、 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不识书中字,老妪借此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2、 反唇相讥。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
第二个典故:反唇相讥。相传,苏东坡与王安石同行时,偶遇一座房子,其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借此机会出上联戏谑东坡:“此墙东坡斜矣!”苏东坡听后,仰头大笑,随即吟出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这个对联不仅嵌入了两人的名字,而且双关巧妙,令人拍案叫绝。第三个典故:暗助新...
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可见功力非凡。2、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
1,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
关于苏轼的生平典故,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曾在自己房前贴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因一老妪持深奥古书来访,苏轼无法识别其中字句,被老妪批评。苏轼因此深受启发,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反唇相讥:相传,苏轼与王安石同行时,见一房子根基...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
苏轼和儿媳妇的典故如下:相传苏东坡中年丧妻,一直未娶。他忙于公事和写作一晃许多年就过去了,一人过着怪习惯,转眼儿子就娶妻生子了。偏偏苏东坡一代英才,聪明绝顶,才华横溢,而他的儿子却庸碌无为,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一天,苏东坡的儿子又出去玩乐去了,苏东坡一人在书房里坐着,呆呆的思考问题...
在苏轼的众多美食创作中,“回赠肉”是他在徐州期间创制的经典之作。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轼赴任徐州知州,期间遭遇黄河决口,他亲率百姓抗洪筑堤,历经七十多个昼夜,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为感谢这位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携菜上府慰劳。苏轼便用这些食材烹制了红烧肉回赠给抗洪的百姓,这便是“回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