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有哪些大全话题讨论。解读历史典故有哪些大全知识,想了解学习历史典故有哪些大全,请参与历史典故有哪些大全话题讨论。
历史典故有哪些大全话题已于 2025-08-27 19:32:54 更新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五蠹》。故事讲的是齐宣王喜欢听竽,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进乐队,假装会吹竽。这个典故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或是以次充好。4. 问鼎中原 “问鼎中原”出自《左传》。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
典故:孔子晚年喜欢《易经》,他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这样的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7、司空见惯(刘禹锡) 典故: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任苏州刺使时,有一个曾任司空官职...
20、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21、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
1、炎黄子孙:约在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号轩辕氏)与炎帝(号神农氏)联手击败了九黎族的蚩尤,蚩尤被俘后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又战胜了炎帝的部族,两个部落逐渐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因此,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2、禅让制:尧是黄帝之后的著名部落首领,尧去世后,舜本应将帝位让给尧的...
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伏击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房谋杜断 房玄龄、杜如晦辅佐唐太宗,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被称为唐太宗的左膀右臂。文成公主和亲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和亲,...
十个春秋历史典故如下: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导致亡国。后以烽火戏诸侯形容惹事生非,酿成大祸。2、《问鼎中原》楚庄王出征至周,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虽,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后来用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3、《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
以下是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故事:上厕所、下厨房:古代厕所建在北面,厨房建在南面,因此去厕所叫“上厕所”,去厨房叫“下厨房”。男装纽扣在右,女装纽扣在左:男士自己穿衣,纽扣在右方便拔剑;女士由仆人穿衣,纽扣在左方便仆人操作。俗语“不三不四”:三代表整体,四代表周全,行为不端的人则被...
以下是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上厕所、下厨房: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厨房建造在南面偏东,因此去厕所时说“上厕所”,去厨房时说“下厨房”。男装纽扣在右,女装纽扣在左:最初只有富人外套钉纽扣,男士自己穿衣,纽扣在右方便拔剑;女士由仆人穿衣,纽扣在左方便仆人操作。不三不四:古人称天为一、...
6、二百五的来历其一。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7、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