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话题讨论。解读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知识,想了解学习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请参与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话题讨论。
高考常考成语及解释话题已于 2025-08-27 17:22:07 更新
以下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高频成语及其解释,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列出30个作为示例: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等表达悲哀情感时不过分,恰到好处。哀兵必胜:指遭受压迫而悲愤反抗的军队必然胜利,不是指哀丧的军队。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
光怪陆离:形容色彩斑斓,现象奇异,中性词。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高超,非人工所能为,常被误用为描述自然景物。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分或不够都不好,强调适度原则。海晏清河:象征天下太平,社会安定。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令人震惊。含垢忍辱:指忍受耻辱,常被误认为是忍受污垢。含英...
以下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高频成语及其解释,由于数量限制,这里先列出38个: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严格,自我约束力强。严惩不贷:严加惩处,绝不宽恕。言必信,行必果: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果断。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也用于形容仔细品味文字。要言不烦:说话或写文章简明...
以下是高考语文中的38个高频成语及其解释:积重难返:形容长期形成的习惯或问题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积毁销骨:指不断地诽谤或诋毁,足以置人于死地,形容舆论力量的极大危害。激浊扬清: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用于形容社会风气或道德建设。集思广益: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用于形容...
高考语文高频成语及解释如下: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常用于形容人低调行事,不张扬自己的实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真诚与忠实,能够感动他人,就像桃李树下自然形成的道路。形容人品德高尚,自然赢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醍醐灌顶:佛教用语,比喻通过智慧的...
以下是24个高考常用的成语及其解释:人烟辐辏:形容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表示人口众多或事物集中的景象。筑巢引凤:比喻建好基础设施,等待投资者前来投资,常用于形容地方或企业吸引外资或人才的策略。腾笼换鸟:指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
高考语文高频成语及解释如下:开门揖盗:开门迎接盗贼,比喻接纳或引诱坏人,最终自食其果。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轻信或轻易接纳不明身份或意图不良的人。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条理清晰、理直气壮。这里的“侃侃”是指说话正直、坦荡的样子,与闲聊、闲谈不同,强调说话者的自信和逻辑。空穴来风:原意...
高考语文高频成语及解释如下:糟糠之妻:指的是共患难的妻子,强调夫妻间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情谊,并非指长相丑陋者。责无旁贷:意指责任在自己身上,不能推卸给他人,强调责任的不可推卸性。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不久,强调时间上的短暂性,不可误解为将来的不久。仗义执言:指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身无长物,形容除自身外一无所有,而非指无特长。如:“他虽身无长物,但心地善良,受到众人敬重。”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并努力实践。如:“他身体力行,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身临其境,常被误用为“设身处地”,指亲自经历或体验。如:“他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深孚众望,指深得...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三)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 灯红酒绿:(1)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2、 苦心孤诣:(1)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2)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3、 想入非非:(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2)形容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