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关于曹操历史典故的歇后语话题讨论。解读带有关于曹操历史典故的歇后语知识,想了解学习带有关于曹操历史典故的歇后语,请参与带有关于曹操历史典故的歇后语话题讨论。
带有关于曹操历史典故的歇后语话题已于 2025-08-27 04:44:16 更新
【答案】: 歇后语: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历史故事:《三国演义》叙述,以徐庶为例,徐庶进曹营后,其母因其至曹营而死。故徐庶发誓不为曹操设谋。名义上在曹营,实则心向刘备。—次操派庶去劝刘备来降,庶至刘处反为刘设谋逃离曹操进攻。又如火烧赤壁—战时,庞统向操献连...
1、割须弃袍 割须弃袍,拼音是gē xū qì páo,意思是形容战败落魄狼狈的样子。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意思是:曹操身在乱军志宏,听见西凉军...
典故的歇后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1.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 解释:这个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统一江南,气势汹汹,因此有“来得凶”之说。2.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解释:张飞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以勇猛著称。鸡毛非常轻盈,即使张飞有再大的力气,也难以...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形象地描述了鸡肋这一食物的鸡肋状态,也比喻了某些事情或人的无关紧要。而“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则通过历史人物蒋干的故事,巧妙地表达了倒霉透顶的意思。“曹操做事——干干净净”,赞美了曹操治事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而“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则...
【答案】: 答案: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典故:《三国演义》第49—50回记叙,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先是曹操上当采用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注定曹兵必败。诸葛亮根据当时情况预卜曹败后,先经乌林、彝陵小路,再后必走华容道去荆州,而后回军许昌。故派遣关公、张飞、赵云各将各赴指定地点伏击。...
带有人物的歇后语1 1、孙悟空的脸——七十二变 2、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3、孔夫子念 文章 ——咬文嚼字 4、曹操论战——一鼓作气 5、武松打猫——小意思 6、阿斗炒年糕——吃力不讨好(阿斗,泛指软弱无能的人)7、武松买肉——挑肥拣瘦 8、周瑜要饭——穷都督;穷嘟嘟 9、如来佛治孙...
1、曹操吃信——服了 2、说曹操——曹操到 3、曹操做事——疑心重 4、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5、属曹操的——疑心太重 6、曹操人马——多多为胜 7、曹操做寿——贺礼实收 8、曹操割须——以己律人 9、曹操**——乱来一气 10、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11、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2、曹操...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5、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6、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7、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8、曹操不宛城——大败而逃 9、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好又滑 曹操不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
1.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作者:罗贯中 出处:《三国演义》故事分析:蒋干是曹操的一位谋士,在人才济济的东汉末年,蒋干投入曹操门下,重用的机会没有多少。一次,曹操带领着大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