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典故浓缩的句子话题讨论。解读霍去病典故浓缩的句子知识,想了解学习霍去病典故浓缩的句子,请参与霍去病典故浓缩的句子话题讨论。
霍去病典故浓缩的句子话题已于 2025-08-27 02:08:46 更新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轶事典故 无以家为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
霍去病的轶事典故主要有以下几点:无以家为:汉武帝曾为霍去病修建豪华府邸,但霍去病却拒绝接受,表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展现了他将国家安危置于个人享乐之上的高尚情操。父子相认:霍去病是私生子,直到长大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他顺道到平阳时,命下属将父亲霍仲孺请到旅舍相认,并为父亲置办...
有一次,汉武帝想教他吴 起、孙武兵法,霍去病却回答说:“学习军事,只要 掌握方法和策略就行了,古人的兵法没必要照 搬。”汉武帝想让他看看为他修好的宅第,让他去 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只要“匈奴一天不灭,我就一天没有安家的理由啊(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霍去病)在瀚海边给战马喂水,把匈奴人逼到瀚海。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朝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
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语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
1、初战-小试锋芒、崭露头角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霍去病尚不满十八岁,以骠姚校尉衔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即历史上的漠南之战),由于霍去病的一再请战,卫青挑了八百名勇壮骁骑归其指挥,初披战袍。霍少没有任何实战和指挥经验,凭一腔热情和血气之勇带着八百精壮离大军数百里,偷袭得手...
霍去病的轶事典故主要有以下几点:无以家为:霍去病虽然出身富贵,但从不沉溺于奢华生活。汉武帝曾为他修建豪华府邸,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断然拒绝,表明了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置于个人享受之上的高尚情操。父子相认:霍去病是卫少儿与霍仲孺的私生子,直到长大后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一次...
出自少年行——霍去病 下句是破马长枪定乾坤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西汉王朝的骠骑将军、大司马,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常胜将领。 (英雄不问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
是汉朝名将霍去病的诗句,原诗应是:“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不求连城璧, 但求杀人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中期名将、外戚、军事家, 他是汉朝另一名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从小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武艺超群,骑马、...
轶事典故 1)甥舅关系 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亲厚,两人虽然战功显赫,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门客),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为求得好名声去养士呢?而霍去病也跟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 。从霍去病请立三子封王的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