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典故小故事精篇话题讨论。解读礼仪典故小故事精篇知识,想了解学习礼仪典故小故事精篇,请参与礼仪典故小故事精篇话题讨论。
礼仪典故小故事精篇话题已于 2025-04-22 02:21:43 更新
1、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代一位学者,一次前往拜访著名学者程颐。适逢大雪,程颐正在休息,杨时不愿打扰恩师,便在门外耐心等候。当程颐醒来,积雪已深达一尺。2、周公吐哺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征纣王,制定礼乐,使天下大治。周公...
以下是三篇关于礼仪的故事:一、列宁让路 列宁在一次下楼时,遇到了一位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女工看到列宁,想要给他让路。但列宁阻止了女工,表示自己现在空着手,而女工已经端着东西走了半截,因此请女工先过去。他自己则紧靠着墙,等女工上楼后才继续下楼。这个故事展示了列宁不因自己地位高贵而无礼...
故事概述: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他孝顺父母,为了逗父母开心,虽然已经70岁高龄,但仍穿着五色彩衣,像小孩子一样玩耍嬉戏。一次为父母送水时跌倒,他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让父母大笑。礼仪礼貌体现:老莱子的行为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父母感受到快乐和温暖,这是传...
5、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
礼仪小故事20个 礼仪小故事(一): 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第二代子孙,泰山督尉孔寅的小儿子。孔融七岁时,恰逢祖父六十岁寿辰,宾客满门。一盘酥梨,放在桌上,母亲让孔融去分。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每个人都得到了属于自我的梨,唯有他的是最小的。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其他人得到的梨都是大的,...
礼仪经典故事礼仪经典故事 礼仪经典故事1 在与自己的同事一道外出参加一次宴会时,财政局干事姜克美因为举止有失检点,从而 招致了大家的非议。 姜克美当时在宴会上为了
1.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一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 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
1、程门立雪。宋代有一个叫杨时的人,去拜访一个叫程颐的大学问家。那天正下着大雪 ,而程颐刚好在睡觉,杨时怕打扰到老师休息,又不想放弃求学。于是就在门口的雪里站着,恭候老师。等程颐睡醒的时候,积雪深达一尺。2、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
文明礼仪小故事篇1: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
个人礼仪小故事1 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