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典故小故事500字话题讨论。解读礼仪典故小故事500字知识,想了解学习礼仪典故小故事500字,请参与礼仪典故小故事500字话题讨论。
礼仪典故小故事500字话题已于 2025-04-21 19:30:45 更新
孔融年仅四岁,便展现出非凡的礼让品质。在与哥哥一同分梨时,他总是选择最小的那个。这份谦让不仅令父亲感到惊讶,更成为家人间团结友爱的典范。孔融的言行,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兄弟姐妹间应相互礼让、帮助与团结的道路,从此,他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后世效仿的楷模。汉明帝刘庄,即便登基为帝,仍不...
1、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代一位学者,一次前往拜访著名学者程颐。适逢大雪,程颐正在休息,杨时不愿打扰恩师,便在门外耐心等候。当程颐醒来,积雪已深达一尺。2、周公吐哺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征纣王,制定礼乐,使天下大治。周公...
校园里也有许多文明礼仪的小故事。比如师生之间的问候礼仪、同学间的互助合作、课堂秩序维护等。一次,两位同学在校园里不小心碰撞了,他们没有争执谁对谁错,而是互相道歉并互相道谢对方的谅解。这种和谐的校园氛围正是建立在每个人的文明礼仪基础上的。在校园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文明礼仪小故事篇1: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
一、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时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爹爹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 相互帮助、 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
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故事概述: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他孝顺父母,为了逗父母开心,虽然已经70岁高龄,但仍穿着五色彩衣,像小孩子一样玩耍嬉戏。一次为父母送水时跌倒,他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让父母大笑。礼仪礼貌体现:老莱子的行为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父母感受到快乐和温暖,这是...
四岁的孔融已经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文明礼仪。每次与哥哥共享梨子时,他会主动选择最小的一个,理由是自己年纪小,应当让出大的。这个看似微小的行为,却蕴含着深刻的兄弟姐妹间的关爱与谦让精神。孔融的举动不仅让家人感到惊讶,也成为了流传至今的美德典范,象征着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质。孔融让梨的故事并非...
谁有关于中外关于礼仪的小故事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
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1 一、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 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