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人物及故事话题讨论。解读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人物及故事知识,想了解学习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人物及故事,请参与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人物及故事话题讨论。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人物及故事话题已于 2025-04-21 12:48:03 更新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以及相应的人物及故事:1、桃园结义 人物及故事:刘备、关羽和张飞,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2、草船借箭 人物及故事: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
赤壁之战前,诸葛亮说服东吴君臣与刘备联合抗曹。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最终说服了孙权,成就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后来比喻与众多有学识的人激烈辩论并驳倒对方。东吴以招亲为名,欲挟持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临行前将锦囊妙计交予赵云,赵云等在南许依计行事,最终成功破了公瑾之计,娶了...
1、望梅止渴(曹操)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
1、刮骨疗伤—关羽 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华佗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
他们在桃园里对天起誓,结为兄弟。 这就是著名的“ 桃园结义”。 捉放曹操 公元189 年, 河东太守董卓率领 20 万大军冲进洛阳城, 废掉皇帝刘辨, 立 9 岁的刘协当了皇帝, 掌握了朝中的大权。 董卓十分残暴, 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满。 这天, 大臣们在一起议论怎样除掉董卓,曹操站起来说:“我以献宝刀的名义...
1、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2、七步成诗:(曹植)世说新语文学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做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著作中,许多成语和人物故事流传至今。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中充满了智慧与勇气,如“望梅止渴”和“割须弃袍”,这两个成语分别描述了他利用心理战术激励军队及在危急时刻果断脱身的情景。曹植,作为曹操的儿子,才华横溢,留下了“七步成诗”和“一亲芳泽”的...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篡魏之心)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魏国,皆无功而返)初出茅庐 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
兵贵神速",强调快速行动的重要性。张郃的"出言不逊",形容他说话粗鲁无礼。庞统的"负重致远",则是形容他有远大抱负,能够承担重任。刘禅的"乐不思蜀",形容他沉迷享乐,忘记了国家大事。三国时期的故事中,这些成语和典故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