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话题讨论。解读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知识,想了解学习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请参与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话题讨论。
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话题已于 2025-08-27 07:23:26 更新
歇后语:《水浒传》人名歇后语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水浒里有,有人冒充宋江强抢民女,李逵得知大怒,看了杏黄“替天行道”旗,又要杀宋江,后来证明是一场误会,李逵杀死歹人,向宋江赔礼认罪,元杂剧有李逵负荆请罪。张飞拿着针,“大眼珠”对着针孔的“小眼”,不...
25. 用筷子穿针眼 ——— 难啊 26. 月下老人绣鸳鸯 ——— 穿针引线 27. 张飞穿针 ——— 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最新穿针歇后语:28. 筷子穿针眼 ——— 过不去;难进;办不到;没法办;难过;难啊 29. 筷子穿针眼儿 ——— 难过 30. 乱丝堆里穿针 ——— 摸不着脑...
张飞穿针这一歇后语有多个下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这句歇后语形容人外表看似粗鲁,但内心却十分细腻。张飞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以勇猛著称,但“穿针”这一细致活却暗示了他也有细心的一面。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这句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张飞穿针时的尴尬场景,大眼对小眼...
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黄忠出阵——不服老 3.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穿针粗中有细歇后语填人名是张飞。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穿针,粗中有细是一句常见的歇后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粗糙、粗鲁,但内心却有着细腻、敏感的一面。这个歇后语中的张飞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英雄人物张飞,他以勇猛著称,外表粗壮威武。而穿针则是指完成一些细致、精密的事情,需要一定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这句歇后语用以形容一个人外表粗犷,内心却十分细腻。它源自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张飞,他以勇猛著名,外表粗壮威武。而“穿针”则是指进行一项需要耐心和精细操作的任务。因此,歇后语的含义是,尽管张飞看起来粗豪,但他实际上有着细腻的一面。关于三国的歇后语还有很多,以下是五...
1、张飞穿针(歇后语):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穿针——有劲无处使 2、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张飞“张飞穿针”,歇后语,一指粗中有细,一指大眼瞪小眼。和《三国演义》等记载的“莽张飞”不同,《三国志》以及一些正史资料记载的张飞“小事粗鲁、粗中有细,大事有谋,谋略过人”,有“张飞穿针——粗中有细”的歇后语。“连桥下的河水也为之倒流”,可说是骇人听闻、刻骨铭记,千百年来不...
张飞穿针歇后语的下一句是“大眼瞪小眼”。这个歇后语来源于一个典故:张飞是个五大三粗的猛夫,性格粗鲁,脾气暴躁。某次他的战袍被撕坏,为了证明自己的细致能力,他与军师孔明打赌,不用女工,自己也能穿针引线缝好战袍。在油灯下,张飞鼓着大眼,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地穿着针线,最终成功穿好了针,...
1、张飞穿针的歇后语是“大眼瞪小眼”。这句歇后语描绘了张飞瞪大眼睛却难以穿针的窘境,形象地反映了他的勇猛与粗犷。同时,它也用来形容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无奈表情。2、张飞穿针的歇后语后面一句是“粗中有细”。这句话说明了张飞虽然外表粗犷,但在军事行动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细腻,取得了许多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