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典故概括话题讨论。解读完璧归赵典故概括知识,想了解学习完璧归赵典故概括,请参与完璧归赵典故概括话题讨论。
完璧归赵典故概括话题已于 2025-08-26 02:37:08 更新
完璧归赵的典故源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下是关于完璧归赵典故的详细解释:一、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强大,赵国相对较弱。秦国提出以15座城池交换赵国的国宝和氏璧,意图骗取宝物。二、蔺相如受命出使 赵王深知秦国的不轨之心,但又不敢直接拒绝,于是派遣蔺相如携带和氏璧出使秦国。三...
完璧归赵是一个典故,讲述了一个人努力完美地完成了一件事,但因为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整个过程失败,较终让别人得到了他的功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追求完美,还要注重细节,防止因为小错误而影响整个结果。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谦虚、不要太自信,因为有时我们可能会犯错。
完璧归赵的典故是指战国时期蔺相如将和氏璧从秦国完好无损地夺回并归还给赵国的故事,现在用来比喻物归原主,表达尊重和诚信的精神。以下是关于完璧归赵典故和用法的详细解释:典故: 背景:战国时期,赵国的和氏璧被秦国所觊觎,秦国提出以城池交换和氏璧,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 经过:蔺相如到达秦国后,...
1. 赵惠王从楚国获得了一件珍贵的玉石,名为和氏璧。2. 秦昭王听闻此事后,便向赵惠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3. 赵惠王于是召唤了蔺相如,并询问他是否愿意携带和氏璧前往秦国,以检验秦王的诚意。4. 蔺相如承诺,若赵惠王能够获得城池,他将和氏璧赠予秦王;若事与愿违,他将带回和氏璧。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的典故: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介绍:蔺相如,男,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较重要的有三个: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
1、完璧归赵的故事:(1)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2)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
完璧归赵的典故是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以下是关于完璧归赵典故的详细解释:背景:该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宝玉——和氏璧,而秦国得知后,希望用15座城池来交换这块宝玉。过程:赵国面对秦国的请求,派遣蔺相如...
蔺相如的这一壮举,不仅捍卫了赵国的利益,还向世人证明了智慧和勇气的力量。在后来的岁月里,「完璧归赵」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外交典故。蔺相如的行动,彰显了他作为一个外交家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体现了赵国的国家智慧。他的这一行为,不仅保护了宝玉,还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这一事件...
完璧归赵的典故是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以下是关于完璧归赵典故的详细解释:背景:该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中,赵王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宝玉——和氏璧,而秦王得知后,希望用15座城池来交换这块宝玉。任务:赵王担心秦王不会信守承诺,但在秦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