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的典故成语话题讨论。解读刘秀的典故成语知识,想了解学习刘秀的典故成语,请参与刘秀的典故成语话题讨论。
刘秀的典故成语话题已于 2025-04-20 20:48:39 更新
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此外,还有乐此不彼、糟糠之妻、聚米成山、垂于竹帛、敝帚千金、得陇望蜀、疾风知劲草、差强人意、推心置腹、旗鼓相当等成语都与刘秀有关,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很好地总结了光武帝刘秀雄才大略的一生。
觉得刘秀更加像一位帝王,有帝王气息,所以就变成了一个成语。妄自尊大的妄指的是狂妄,而尊指的是高贵,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看法过高,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反而还看不起别人。刘秀确实是一位皇帝,跟当时的开国元勋关系也都非常好。
刘秀:西汉皇族,起义军领袖,后来成为东汉光武帝。王霸:投奔刘秀的将领,忠诚坚定。三、故事情节 王霸投奔刘秀后,跟随他出战新军,建立了许多功勋。后来因父亲年老体弱而辞别刘秀回家侍奉老父。刘秀率军路过王霸老家时,特地去看望他,使王霸深受感动,请求父亲让他再次追随刘秀。刘玄称帝后,对刘秀兄弟猜...
1、“置之度外。”2、“有志者事竟成。”3“克己奉公。”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5、“披荆斩棘。”6、“疾风知劲草。”7、“旗鼓相当。”8、“差强人意。”9、“推心置腹”10、“得陇望蜀”11、“北道主人”12、“敝帚千金”13、“乐此不疲”
成语“得陇望蜀”的典故是关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背景:该成语中的“陇”指的是甘肃一带地区,“蜀”则指的是四川一带地区。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与光武帝刘秀有关。典故内容:据《后汉书·岑彭传》记载,刘秀在已经平定了陇右地区后,并不满足于已有的胜利,还希望进一步攻取西蜀地区。这种在已经...
我们为了描述一个人书本不离手, 勤奋好学时常会用手不释卷这一成语,那么这一成语讲了怎样的故事,主人公又是谁呢?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本是太学生,研习过《尚书》,比较好学,因而就算是在行军打仗之时,也不忘学习.他勤于政事,又经常和大臣们讲论经典,半夜才睡觉。太子劝...
面对这样的惨剧,刘秀在诏书中痛斥刘禹的暴行,以"敝帚自珍"的典故比喻对百姓生命的尊重,指出即使再微小的事物,如破扫帚,人们也会珍视,而刘禹的行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刘秀因此撤了刘禹的职务,并对吴汉的领导失当进行了严厉批评,彰显了他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公正治理的坚守。
另外与刘秀有关的成语典故还有:糟糠之妻(宋弘)、聚米成山(马援)、垂于竹帛(邓禹)等。 仕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江山美人齐得,从一介布衣做到开国皇帝,千古第一风流皇帝,非刘秀莫属。 参考资料: http://tieba.baidu.com/f?kz=763856118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houji...
为此,刘秀又被称为史上第一个自由恋爱的皇帝。 (五)创下与之有关的成语二十多个,又称成语帝 光武帝刘秀,还创下二十多个与他有关的成语,突破了帝王的历史纪录,又称成语帝。 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讲的是刘秀遣阳夏侯、征西将军冯异西征赤眉时,虽在回溪失败,却在渑池获胜,取得崤底战役的胜利。刘秀在下...
披荆斩棘这个成语源自《后汉书·冯异传》。东汉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在起兵初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许多人都因生活艰苦而离去。然而,冯异作为主簿,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刘秀,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一次,刘秀的军队路过饶阳的芜蒌亭,士兵们又饥又寒。冯异设法熬制了一锅豆粥,为大家解决了饥饿。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