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及典故50字以上话题讨论。解读成语及典故50字以上知识,想了解学习成语及典故50字以上,请参与成语及典故50字以上话题讨论。
成语及典故50字以上话题已于 2025-08-25 09:49:01 更新
东晋时期,前秦皇帝符坚率领大军入侵东晋,最终大败,回国途中他感到极度恐惧,觉得山上的树木都是东晋的追兵,因此“草木皆兵”的成语由此而来。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兵攻打韩国,他故意将军营安扎在河边,背水为阵,意在断绝退路,逼迫军队拼死进攻,最后大获全胜,这便是“背水一战”的由来。在楚汉相争期...
4. 疑邻盗斧:乡下人丢斧,疑心邻居之子,后发现斧子在谷中,再看邻居之子,不再像贼。此故事告诫人们不应无端猜疑他人。5. 揠苗助长:农夫拔苗助长,反致禾苗枯死。此成语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6. 劳苦功高:在鸿门宴上,樊哙为刘邦辩护,称其“劳苦功高”,体现...
成语“悬梁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1、悬梁 东汉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为了不在疲倦时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也就不瞌睡了。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后来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
“围魏救赵”与“出奇制胜”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精华,也是成语故事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经典。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的复杂性,还揭示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无论是战场上的智谋,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这些故事都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1.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
以下是三个成语故事,每个故事均控制在50字以内:沧海桑田:故事:仙人王远三次见东海变桑田,言其变化之快,如海水又退一半,将再扬尘土。不拘一格:故事:龚自珍作诗叹清政府腐败,呼吁天公重用人才,不必拘泥于固定格式。了如指掌:故事:古代帝王庙中设灵位,知礼者治国时指着手掌说,一切尽在掌握...
以下是三个成语故事,每个故事均用50字左右简述:沧海桑田:仙人王远与麻姑相会,王远言其已三次见东海变桑田,今海水又退半。喻世事变化极大。不拘一格:龚自珍面对腐败清政府,作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意指选拔人才不应拘泥一格。了如指掌:古代帝王建始祖庙,按等级设灵位。有...
为报国仇家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苦心经营,最终雪耻灭吴,这一坚韧不拔的精神被概括为“卧薪尝胆”。10. 一鸣惊人 楚庄王在位初期,看似不理朝政,实则在暗中观察。当他认为时机成熟后,一改往日作风,重振朝纲。这一故事演变成了“一鸣惊人”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举成名,一鸣惊人。
1.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50字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
1、舌战群儒 东汉末年,刘表过世,刘琮投降曹操,情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去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赞同联刘抗曹 2、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