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解释及出处及例句话题讨论。解读成语典故解释及出处及例句知识,想了解学习成语典故解释及出处及例句,请参与成语典故解释及出处及例句话题讨论。
成语典故解释及出处及例句话题已于 2025-08-25 01:37:50 更新
例句:明知功课写不完,他索性把簿子撕掉一了百了。 52.一刀两断 解释:比喻决心断绝关系。也用来形容果断。 例句:我们的观点既然如此不同,那么从今以后你别再来见我,从此一刀两断好了。 53.一口咬定 解释:不肯改变原先说的话。 例句:被害人一口咬定,把嫌犯指认出来。 54.一寸丹心 解释:指有一颗忠诚之心,...
8、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
释义: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2.嘈嘈杂杂:释义:形容说话声音又急又乱屋里面哜哜嘈嘈,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9回:“忽听外边嘈嘈杂杂,六七个小校,扛进行李...
【成语故事】汉朝初年,汾阳侯周昌跟随刘邦打天下,刘邦宠爱戚姬,想废太子立戚姬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周昌不顾个人安危上殿晋见,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为好,就是阻止刘邦废太子。刘邦非常感动,再也不提废太子之事20.两袖清风(两袖清风)【出处】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解释...
1.出奇制胜 出处: 《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典故: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例子: 统率所部,~,将法人所占越南各城,迅图恢复。(高阳《清宫外史》下册)2. 亘古奇闻 出处...
4. 一饭千金(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报答漂母的饭食,表达深深感激。……每个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哲理,学习它们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还能理解古人智慧。例如,"卧薪尝胆"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坚韧不拔,"东山再起"则象征失势后重振旗鼓。这些成语故事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出处】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历史上经典成语典故及出处之二:“走马看花”唐朝中期,有位著名的诗人孟郊。他出身贫苦,从小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他的仕途却一直很不顺利,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第。他虽然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成语例句:做下去,年深日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鲁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2、赤子之心 成语典故: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
1. 四字成语解释和造句 无事生非wú shì shēng fēi 【解释】: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造句: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兴高采烈:兴:兴致。 采:精神。烈:旺盛。 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2.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
【解释】: 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成语故事】: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卫兵把晏婴领到一扇新开的小门前,请他从小门进城。晏婴冷笑一声,说:这是狗洞,出使狗国从这儿进;我出使楚国,怎能从这里进!楚灵王反被晏子戏辱,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