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好学的5个典故话题讨论。解读勤奋好学的5个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勤奋好学的5个典故,请参与勤奋好学的5个典故话题讨论。
勤奋好学的5个典故话题已于 2025-08-24 09:32:07 更新
1. 凿壁偷光 描述了贫寒之士匡衡如何在夜晚刻苦读书的典故。据《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家中无烛,而邻家有光却不及他家,于是他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这一故事亦被称作“凿壁借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2. 佣作求书 匡衡不仅勤奋好学,而...
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2、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一、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匡衡家境贫寒却酷爱读书。为了能在夜晚继续学习,他凿通了邻居家的墙壁,借着从墙缝中透过来的一缕烛光读书。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邻居文不识,文不识在了解到匡衡的困境后,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匡衡也不负众望,最终学有所成,并在汉元帝时期被封为郎中,后迁升为...
古人勤奋好学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典故:悬梁刺股:孙敬:东汉时期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用绳子将头发绑在房梁上,一旦低头就会因扯痛头皮而清醒,继续刻苦学习,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政治家。苏秦:战国时期的苏秦,读书至深夜时,为防疲倦打盹,用锥子刺大腿以提神,保持振作继续学习,...
以下是古代勤奋好学的30个成语典故:悬梁刺股:东汉孙敬用绳子绑头发悬在房梁上防止打瞌睡。战国苏秦用锥子刺大腿保持清醒继续读书。凿壁偷光:西汉匡衡通过凿墙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囊萤映雪:晋代车胤用萤火虫照明读书。晋代孙康利用雪光读书。闻鸡起舞:东晋祖逖每天闻鸡起舞,刻苦练武,后成为能文能武的...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有:映雪囊萤、负薪挂角、悬梁刺股、凿壁借光、以荻画地、韦编三绝。1、映雪囊萤。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
好学典故主要包括“悬梁”和“刺股”两个故事:悬梁:人物:东汉时期的孙敬。故事:孙敬年轻时勤奋好学,常常独自关门读书,从早到晚废寝忘食。为了防止读书时打瞌睡,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当读书疲劳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痛头皮,使他立刻清醒,继续读书。
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学子,他功名显赫,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他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3. 头悬梁锥刺股 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苏秦,字季子。尽管出身寒门,他仍怀抱大志。苏秦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之...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5、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