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历史典故50字左右作文话题讨论。解读五个历史典故50字左右作文知识,想了解学习五个历史典故50字左右作文,请参与五个历史典故50字左右作文话题讨论。
五个历史典故50字左右作文话题已于 2025-08-24 09:26:33 更新
屈原因被放逐而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但他却以《离骚》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感,这部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左丘明在失去视力后,仍然坚持著述,最终完成了《国语》,这部史书详细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各国历史。孙武因受膑刑而失去双脚,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完成《孙子兵法》,这部兵书至今仍被军事家们奉...
历史典故作文1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 历史典故作文2 多做“无当时誉”之事 东晋的谢安因淝水之...
历史典故作文7篇1 事例内容 战国初期,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国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于是委派商鞅实施变法。 商鞅起草了一系列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
愚公移山: 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滴水穿石:用绳子不...
孙敬悬梁汉朝的孙敬,人称“闭户先生”,常常独自关门读书。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头发,让头颈正直地吊住。这样,如果打瞌睡,就会扯痛头发,立刻惊醒。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凿壁借光的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
历史典故作文素材1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
高考作文成语故事 1炎黄子孙 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后,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2. 大禹治水/三过...
四年级历史作文300字 篇1 从小我就看过不少历史典故,其中一个我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曹冲称象》。曹冲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观察,人人都很喜欢他。有一天,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见那头巨象身强体壮,四肢粗壮,十分罕见。为了想知道这头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众大臣一起来...
历史典故: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
在匈奴,有他一好友李陵,李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军事奇才,以五百步兵对抗八万匈奴骑兵。匈奴下令:“这人须活捉,不许杀了。”结果李陵被擒,降了。卫律、李陵都来劝苏武,苏武不为动。马援 马援是光武中兴时代一位将军,光武中兴集团,大多都是他的的太学同学。马援确是西北一个畜牧的人,牧牛为生。...